第(2/3)頁 “我儒家本就是為政之學,離開了大政,那就如離水之萍,徹底失去了生命。” “秦儒疏離,秦儒相輕,由來已久。” “若我們不能抓住長公子親儒的機會,等崇尚法家的君主上來,我們儒家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小,甚至會跟其他學派一樣,徹底消亡掉。” “我們身為孔門后人,豈能坐視不管?” 孔鮒長嘆一聲。 “唉。” “這些道理我豈會不知。” “但長公子不愿,我等為之奈何?” “我們又不能私下行動,那樣只會被長公子所惡,到時不僅不能興盛儒家,反倒還會讓長公子跟我們背離,那才真的得不償失。” 子襄看了下四周,低聲道:“剛才我呆在偏殿,卻是想到了一個壯大儒家的辦法。” “什么辦法?”孔鮒一臉好奇。 子襄低聲道: “而今我儒家主干尚在,儒家弟子數百,人人滿腹詩書,這是何等可觀的力量,若是我們化整為零,把弟子分散到地方,開設私學,推廣我儒家的為政之道。” “假以時日,儒學遍地,未嘗不能撼動法制。” 孔鮒臉色微變。 驚惶道: “子襄,你怎敢說這胡話的?” “當年始皇一統天下,親自下的詔令,全國禁止私學,我們若是去地方開辦私學,豈不是在抗令不遵。” “這是要被夷三族的!” 子襄嗤笑一聲。 不屑道: “兄長,你總這么危言聳聽,儒法本就不登對,法家也一直認為‘儒以文亂法’,他們又何曾念過我們儒家的好?” “大秦的確限制私學,但學室又不能普及到鄉、里,何況大秦對山東六地的控制力并沒那么強,我們儒家深入地方,也是在為大秦培養人才。” “這何錯之有?” “而且我們也要為自己考慮。” “若是長公子不能繼位,那我儒家豈不是徹底失勢,假以時日我們跟那些消亡的學派又有何區別?” “我們為圣人之后,豈能坐以待斃?” 孔鮒雙眼緊緊的盯著子襄,心中早已一片駭然。 他怎么都想不到。 子襄竟敢生出這么瘋狂的念頭。 但...... 他的確心動了。 孔鮒道:“我們這么做,又置長公子于何地?” 子襄笑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