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大秦嫡公子》
第(1/3)頁
正午已過。
秦落衡從廚房里端了幾盤小菜,又去調了點蘸料,用木勺舀了一碗小米粥,在簡陋的木桌上擺好,準備食用自己的午餐。
秦朝的主食跟后世有些不同。
這時的主食是小米。
小米的口感相對后世的大米白面差了不少,但勝在產量很高,因此是當今社會的主糧,在秦朝,黔首地里種的、交田租的、糧倉里儲存的、給士兵刑徒發的口糧、給官員發的工資都是小米。
社稷社稷。
社為土地,稷則是小米。
秦朝的五谷里除了稷,還有黍、菽、麻、麥。
當然秦朝還有其他的糧食,比如秫、荅、粲、糯等,但食用的人并不是很多,因而都沒有列入到五谷之列。
秦朝也有五菜。
分別是葵菜、藿菜、薤、韭菜、小蔥。
不過味道嘛,自然是難以言喻。
秦落衡自從在驪山安居下來之后,就再也沒有以這五菜為主菜,都是去外面找野菜,這些年下來,他發現了不少‘野菜’,像是瓠瓜、小白菜等,都是不經意在山林間發現的。
這也大大充實了他的菜譜。
但這些都是其次。
他之所以能在總有一款不適合自己的大秦食譜里找到平衡,一個香囊功不可沒,這個香囊是原主身上自帶的,但里面裝的卻是辣椒種子。
當年看到這些種子,他整個人一愣。
他雖然對這些東西記得不是很清楚,但依稀還是記得辣椒等作物是明代時才傳到我國的,但他身上的種子又是怎么回事?
不過當時兵荒馬亂,他忙著求生,也無暇去尋找原因。
后面跟著夫子,在驪山安定下來,他開始試著種植,在浪費了絕大多數種子之后,總算是種活了幾株,等到夏天,這些植物的的確確結出了小米辣椒。
他跑去問夫子。
夫子的回答更是讓他愕然。
這是秦椒!
夫子看到他愕然的神色,專門給他做了講解。
《山海經·北山經·景山》云: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上多草、藷藇(shuyu),其草多秦椒。
秦椒這時為藥引。
主要產自秦楚的南部地區。
甚至楚辭里都有寫道,楚人在祭祀時會特意加上這種辣食。
“大苦酸成,辛甘行些。”
辛就是指辣。
秦落衡當時并不理解,但依舊大受震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都|
句容市|
无锡市|
淮安市|
马山县|
泰兴市|
江西省|
凉城县|
涿鹿县|
台北县|
东宁县|
镇沅|
青铜峡市|
合阳县|
中宁县|
中宁县|
花莲市|
盐亭县|
双鸭山市|
仁怀市|
平遥县|
大兴区|
论坛|
简阳市|
天祝|
南通市|
安吉县|
肇东市|
湄潭县|
顺义区|
崇仁县|
安吉县|
都安|
肃北|
长春市|
江陵县|
南召县|
景洪市|
兴业县|
栖霞市|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