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官方發布的白皮書所引起的轟動甚至要遠遠強過之前陰都宣布建立工廠,因為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知道華夏這樣體量的國家官方發布一份產業白皮書意味著什么。 這份白皮書的內容相對來說并不復雜,如果剔除掉那些細化的執行策略的話,總結起來只有幾個點。 第一個,鼓勵芯片產業鏈上的企業開展廣泛的研發,并對研發成果予以獎勵。 第二個,鼓勵企業淘汰舊技術、舊專利,允許企業用手頭的專利換取合同,而其中產生的專利費用差額將由官方進行補貼,這些補貼將作為獎勵的形式發放給企業,但只能用于第一條所說的研發工作。 第三個,鼓勵企業公開化、透明化運作,堅決避免芯片后門、漏洞,加深客戶與企業互信。 第四個,適用以上政策的廠家必須保證產業鏈歸屬國內。 四條基本的政策確定,執行層面的流程也是能簡化就簡化,只要是大腦正常的企業家們都知道應該怎么去做了。 很顯然,這每一條政策都是沖著芯片市場這一塊大蛋糕去的。 通過補貼專利費用,可以鼓勵企業用專利換合同,而這些補貼用于研發投入之后,又可以促進技術的更新換代,加強國內芯片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統治力。 這是雙贏的買賣。 對于企業來說,他們沒有任何損失,反而平白無故多出了專利這一項重大的籌碼,利用這一項籌碼,他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合同,賺取更多的收益。 而對于官方來說,他們才不在乎每年幾百億的專利費用,畢竟對于芯片行業來說,這點錢實在是微不足道。 如果鐵了心要跟丑國打價格戰的話,需要付出的成本將遠遠不止這些。 所以,在白皮書公布之后,幾乎所有沒有投向陰都工廠的國內廠家都歡呼雀躍。 他們或許是還在猶豫和觀望,或許在心里早就已經選擇了自己人,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他們都沒有投向外人。 這也讓他們擁有了除了價格以外的巨大優勢。 對于他們的客戶來說,哪怕芯片價格再降低50%,也比不過自己擁有一張經過專利授權的設計圖紙,然后再拿去找華夏境內的廉價供應商加工便宜。 更何況,華夏境內的芯片價格,本身就已經降到了極低的程度,他們自己的盈利完全能吃得消。 網絡上關于這份白皮書的討論熱度高得連續好幾天都霸占了熱搜榜一,所有人都清晰地認識到了一個事實: 官方這是在釜底抽薪。 拖入價格戰是不理智的行為,而利用專利來打非對稱的戰斗,才是我兔的一貫傳統。 那些陰吹們一下子全都閉了嘴,畢竟一天以前他們都還在網絡上鼓吹著陰都是多么地自由、對技術是多么的慷慨,鼓吹著陰都才是真正把科技推向世界的傳火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