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十三次相親15-《M君的相親小記》
第(3/3)頁
以長平之戰來說。趙國一次就沒了四十萬壯丁。可是秦國圍困hd的時候,整個趙國的人都眾志成城,拋頭顱灑熱血,拼上身家性命抗擊強秦。
如果趙國朝廷平時極其苛待百姓,是不可能有人在大樹將倒之際,還不計生死為趙氏賣命的。
再比如:韓魏兩國。
這倆國家到了戰國后期基本無法單獨對抗秦國。特別是韓國國土日減月削,每次開戰都傷兵損將。但是,韓國只有戰敗的將軍,戰死的勇士,沒有出現過大規模臨陣倒戈的現象。魏國也是同樣的情況。這是很能說明問題的。至少,這兩國的軍官們對國家的忠誠度很高。這種忠誠的造就離不開統治者良好的政治行政運作能力。
齊國后期置身事外,作壁上觀,以至于最后束手就擒,屬于致命戰略失誤。但是其國內商賈云集,文化繁榮,物阜民豐。單看其國內環境,稱得上是一個安定昌盛的國家。也就是說,該國在戰果后期算不上是政治軍事大國,但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富國。
這些國家如果不是遭到沉重的外部打擊根本不會自我滅亡。從政治和軍事生態來看,關東六國無一國的內政民生惡劣到要亡國的地步。
就算是最差勁的楚國,政治一塌糊涂,各地民變叢生,也仍然保持著強大生命力。秦要滅楚,非得投入六十萬兵力不可。這個人數基本上就是秦國全部軍隊的總數了。
從秦投入的軍隊數目就可以看出來,對方不是貧弱混亂不堪一擊的將死之國。
她似乎很有興致地道:聽起來有幾分道理。你說說什么樣的國家是注定應該滅亡的呢?
他略一思考,道:歷史上,大多數被滅的國家,都是內政糟糕到極點,君主昏庸成奇葩,遍地災荒,民不聊生,才會招致國家的毀滅。
比如:金國滅掉的遼和北宋。
遼天祚皇帝在昏庸倆字上比之宋徽宗有過之而無不及。兩人可謂以“昏”字別并立燕山南北,無人能出其右。
宋徽宗有可稱為千年丑聞的花石綱。天祚帝在驕奢淫逸方面也不成多讓。
兩國被消滅后,遼國貴族耶律大石率遼國殘部可以稱霸整個中亞,建立盛極一時的西遼大帝國。
宋國康王趙構收拾江南殘局,就能偏安東南,建立茍延百年的南宋小朝廷。
可是天祚帝和宋徽宗以完整的遼宋對敵,卻接連被金國打敗,最后竟被滅國,淪為俘虜。
這倆人實在是已經昏庸到沒法形容了。
反觀六國,就在滅亡之前不久,趙國還組織過最后一次合縱伐秦,如果不是楚國春申君拖后腿,齊國上下背道而馳,單憑三晉聯軍差點就打到了咸陽。
現在的人總覺得,秦國吞并六國是必然。這完全是以結果反推原因。
她笑著搖頭道:合縱還有這回事的?這倒是不知道。
他道:這不是臆想。hd之戰中,三晉和楚國四國聯軍就戰勝了秦軍。以信陵君為領袖的四國聯軍一度封鎖了秦軍進出中原的通道。以實力而言,三晉及楚國雖都衰弱不及以往,卻仍有抗秦之力。關東六國并不是處于必亡之態勢。
她道:可還是都被消滅了。
他道:正是因為他們既無亡國之罪,又無必亡之勢,卻被強行攻滅了。所以在整個帝制時代,歷代朝廷自知自身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不比六國更高明,出于對秦這種國家的恐懼,對其的評價都不高。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余庆县|
虞城县|
金平|
长葛市|
揭阳市|
星座|
京山县|
南和县|
惠来县|
资中县|
繁昌县|
沅陵县|
海城市|
砚山县|
土默特右旗|
香河县|
高州市|
兴隆县|
肇州县|
大渡口区|
尖扎县|
讷河市|
宝应县|
顺昌县|
利辛县|
济阳县|
巨鹿县|
夏河县|
故城县|
娱乐|
肃南|
成都市|
灵山县|
汝南县|
荣成市|
长岭县|
晋城|
西宁市|
三门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