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章 第三次相親5-《M君的相親小記》


    第(2/3)頁

    所謂沒教養(yǎng),從表象說是為人低俗,對人沒有基本禮貌;往本質說,就是毫不掩飾地通過漠視他人權利來滿足自己的利益。

    這沒教養(yǎng)的家伙小時候一定是個“熊孩子”。

    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人類社會里的異類。也許有人會覺得“異類”倆字是言重了。在古代,人們叫這種人是“頑劣之徒”。

    他覺得,古人比今人有文化,他們對一件事物的命名特別考究。

    “頑劣之徒”比“熊孩子”更貼近這種害蟲的本質。

    因為漢語語意后置的原因,“熊孩子”三子容易讓人把理解重點放在“孩子”倆字上。

    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一旦這些“頑劣之徒”闖了禍,害了人。

    他們那些“披著人皮”的爹娘就會馬上站出來哭訴“她/他還是個孩子。”

    有時候,這些人也會迫于輿論表面上罵兩句,做些樣子給外人看看。

    但回家之后,一家子定會為逃脫了懲罰而心里美滋滋的。

    沒準他們還會在心里想“別人死活關我鳥事!我家這么聰明可愛的小寶貝兒,我怎么舍得管教太嚴厲呢?”

    這些“熊孩子”的所作所為,根本無法用“孩子”倆字作為擋箭牌。

    據(jù)他所知,熊會在獵物還活著的時候就開始進食。這些野獸會大快朵頤享受獵物的肢體。它們絲毫不會顧及到受害者的撕心裂肺的痛苦。

    這些“熊孩子”殘害受害者的手段與此如出一轍。

    他們的所作所為真的像“熊”一樣殘忍暴虐且無所顧忌。

    在這個意義上,稱呼他們是“熊孩子”也算合適。其實,他覺得可以直接叫他們“小惡魔”。

    《清稗類鈔》里就記敘過這種年紀還小的惡人。清代某地有一頑童,遭到先生的責罵。他當面總是裝出一副心悅誠服的樣子。實則這個壞人已經(jīng)下了決心要害死老師。他遞交了一篇文章給塾師,請先生代為修改潤飾。塾師還以為他學好了,很為他高興。誰知道這是皇帝的御作。頑童回過頭就拿著修改過的文章到官府狀告塾師。塾師因此被判了篡改皇帝御撰的死罪。

    這哪里還像是孩子的行為?分明是一個還沒有長大的惡棍。

    千古奇冤《竇娥冤》里,惡棍張驢兒父子的所作所為與之相比,也不過如此而已了。特別需要提到的是,那個故事的最后教師免于一死,這個惡人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雖然《清稗類鈔》沒有描寫這個小童的父母充當了什么角色,但是其父母的丑惡形象已經(jīng)影影綽綽于字里行間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恩施市| 瓮安县| 仙居县| 墨玉县| 芦山县| 蒙山县| 元朗区| 绥棱县| 衡南县| 江川县| 奎屯市| 大埔区| 佛坪县| 武清区| 邯郸市| 若尔盖县| 凤山市| 平定县| 望都县| 沅陵县| 新邵县| 寿宁县| 衡水市| 石屏县| 横峰县| 光泽县| 明水县| 沙雅县| 怀化市| 车致| 柳州市| 安福县| 乌海市| 上饶县| 鹤壁市| 太谷县| 叙永县| 明光市|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