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三章 借寧王項上人頭一用-《公子世無雙》


    第(1/3)頁

    八月初一,大周這座京都城逐漸有了秋高氣爽的韻味。

    朝堂內外似乎都在盼著有人能站出來一掃景禎二十四年七月的濃重陰霾,讓嶄新的一個月份里能有嶄新的氣象,所以輔正伯陳家四爺過繼子嗣的事情就成了適逢其會的引子,盡管鎮國公府和禮部右侍郎府都沒有往外發帖子相請,還是有不少得知消息的人主動前來觀禮賀喜。

    懷安侯等有爵無權的貴人都到的很早,卻沒有率先進門,都坐在排成長長一溜的馬車里耐心等候著,不出意外的話,今天保和殿上的朝會很快就會散,其余幾位大學士會不會來說不準,首輔楊公是一定會親自到場觀禮的,多等一等不是壞事。

    鎮國公府門前的四盞白燈籠早就被摘了去,換成了透著一股喜慶勁的大紅燈籠,說實話,自從陳仲平收陳無雙為嫡傳弟子,然后不久陳家三爺的獨女陳佩瑜被先帝景禎賜婚給如今已是寧王殿下的李敬廷,司天監已經很多年沒有值得張燈結彩的喜事了,忙忙碌碌的老管家感慨萬千,私下里抹過兩回眼淚。

    吉象坊綢緞莊的少年自卯時就被老管家接到了鎮國公府,陳季淳帶他去京都城外鶴鳴丘先到玄素公跟陳伯庸的陵前祭拜,回來之后還要當著觀禮嘉賓的面再進司天監祠堂里歷代觀星樓主的靈位前磕頭,做完這些就算是正式宣告認祖歸宗,接下來沒有什么繁瑣的儀式。

    這是陳叔愚的意思。

    既然陳仲平跟陳無雙師徒兩人都不在府上,索性就一切從簡吧,讓那孩子給三伯以及陳季淳夫婦敬一杯茶,老公爺才剛剛過世不足一個月,沒必要大肆鋪張操辦。

    朝會辰時就散了,楊之清懶得回烏衣巷再換衣裳,在官袍外面披了件狐裘就就催促車夫往鎮國公府而去,蔣之沖、衛成靖、王宗厚這些人有樣學樣,一時間宮門外最惹人注目的十余駕馬車都往同一個方向駛去,穿過崇文坊,穿過嘉寧坊,穿過和盛坊。

    陳乘風穿了一身最精神的青色綢緞長衫,腰間是早晨陳家三爺所賜的一條玉帶,十二歲的少年看上去很是有一副翩翩公子的派頭,站在觀星樓下仰著頭看去,這就是他以前只能遠遠在司天監圍墻外面看上兩眼的觀星樓,好看。

    水潭里的錦鯉也好看,樹上飄落的葉子也好看。

    折扇不離手的張正言就笑吟吟站在他身側,伸手指著觀星樓一層一層跟他介紹,一層除了那尊巨大的青銅香爐之外就是數萬卷藏書,良莠不齊,其中有司天監千余年來從偌大江湖中收集來的功法秘籍,也有陳無雙早年一擲千金從風流才子手里高價買回來的詩詞,順著往上說完了第六層,張正言收斂起笑意,鄭重道:“記住了,觀星樓七層是歷代鎮國公爺靜修的所在,以后沒有陳無雙的允許授意,不能上去半步。”

    陳乘風點點頭,好奇道:“那我三伯和爹爹能上去嗎?”

    張正言知道他現在所說的爹爹是陳季淳,還是搖搖頭道:“不能。”

    陳乘風記在心里,又問:“那先生您能上去嗎?”

    張正言淡淡笑了笑,說得很理所當然,“能?!?

    陳乘風實在有些不理解,為什么觀星樓七層連陳叔愚都不能隨意上去,身旁這位姓張的先生卻可以,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心里的疑惑問了出來,“為什么?”

    張正言拿折扇敲了敲他肩頭,“以后你就知道了,不只我能上去,剛才見過的那個比你還小幾歲的光頭和尚也能上去。覺得悶了你可以在一樓看書,里面有些精妙劍法,多看看起碼有個博采眾長的好處,再就是每日要默寫一遍《春秋》,風雨無阻,四爺不在這里,我會檢查你這門功課?!?

    陳乘風頓時苦了臉,他不明白為什么承希先生要讓他默寫《春秋》,而且是每日一遍。

    窮酸書生轉身帶著他朝祠堂方向慢慢走去,心里一嘆,希望這孩子真能從《春秋》里讀出什么是浩然正氣,三爺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宮里那位姓吳的太監和西花廳,只怕會想方設法接近陳乘風,十二歲的孩子不辨是非,誰對他好就跟誰親,難免會被有心人加以利用,司天監誰也不好明著跟他說起這些,唯獨指望他自己能有正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确山县| 于田县| 广宁县| 五河县| 神池县| 楚雄市| 乐至县| 开封市| 加查县| 右玉县| 博罗县| 富川| 聊城市| 武功县| 永宁县| 黎川县| 冀州市| 新乡市| 贡觉县| 莱州市| 类乌齐县| 台南市| 家居| 淮北市| 普陀区| 开化县| 安徽省| 江都市| 通化县| 永福县| 邹平县| 来安县| 朝阳市| 侯马市| 黄大仙区| 法库县| 合水县| 慈利县| 五寨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