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銀庫失竊案是源頭。 林正是被誣陷的,但是庫銀卻是真的少了。那么誣陷林正的人,一定就是盜竊庫銀的人。 先前雖然沒有太多交流,但秦風也大概知道,銀庫的守衛是十分森嚴的。 平日里除了正副兩名庫官,其余閑雜人等誰也不能亂進。 無論是往里存銀子也好,還是往外取銀子也罷,那些苦力,都是要脫光了衣服,光溜溜進去再光溜溜出來的。 哪怕是正副兩名庫官,如果當天進出過銀庫,也要在散值之前一絲不掛地接受從頭到腳的詳細盤查。 甚至嘴巴里面也要查個仔細,藏嘴巴里都不行。 關于銀庫,秦風也從圖書館的一些記載上了解過。 有的朝代可能覺得官員都要臉面,不能脫光了檢查,就要在人進入銀庫的時候,往嘴里放一枚圓滾滾的大珠子含著。把人整個嘴巴都給占用了。 目的就是讓人完全沒地方藏錢。 這么嚴格的監管之下,還能丟失銀子?這怎么可能? 即便是季卜剛監守自盜,又如何把銀子從里面帶出來? 要是總共丟個三百五百,三千五千兩的,倒也算合理,零零碎碎拿就是了。 實在不行,就往菊花里面塞! 零零碎碎的每天都拿,積攢起來也就多了——這可不是瞎說的,歷史上有些朝代監管不是很嚴,真有苦力那么干,每次偷個一二十兩塞進里面,帶出來,晚上回家取出來。 雖然可能會有點味道,但畢竟是銀子,隨便清洗一下,就能花出去。 但濱城府的失竊案不同。 銀庫最早查出來失竊的銀子,是三萬兩! 濱城府的銀庫,每一個季度盤查一次。 也就是說,這三萬兩銀子就算是零零碎碎被偷的,最多也就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一個月一萬兩,平均下來,一天就得三百兩多銀子! 三百兩現銀,按照大周庫銀的標準,就是六個銀錠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