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如李普所料,因為女帝那道圣旨,狄風已經改變了立場。 狄風一心為國,以前不參與朝爭,是想要做更多實事。 現在他心向女帝,同樣也是為了做更多利國利民的實事。 對于奴隸貿易,沒人比狄風更了解它的危害。 方才狄風報出來的長串數據,只是一年內的案件數量。 歷年累積下來的逃奴,早已超過十萬。 這些逃奴,大多都成為了水匪、山賊的一員。 其中聲勢最大、危害性最高的,莫過于【新天會】。 據狄風了解,“新天會”規模已經超過萬人,成員大多都是修煉過武道的妖蠻后裔。 跟普通盜賊不同,“新天會”并不會攔路搶劫、為禍鄉里。 相反,他們十分注重名聲,打著劫富濟貧、替天行道的旗號,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大規模解救那些礦山、農莊、作坊里的苦難奴隸,不斷壯大自身。 在狄風看來,“新天會”是極其危險的,甚至會影響大周王朝的國運! 但詭異的是,長安城的貴族們,似乎完全沒把那些“低賤奴隸”當回事。 即便遭受過“新天會”劫掠的奴隸主們,也只是自認倒霉,然后繼續購買更多奴隸,彌補勞力缺口。 長安城還是一片歌舞升平,但狄風看得很明白,危機已經非常嚴重了。 在昨天之前,狄風還在思考,如何才能徹底搗毀“新天會”? 搗毀一個新天會不難,但類似的隱患并非只有一個。 只要一直存在大量逃奴,他們就會自動抱團取暖,形成“新的新天會”。 狄風認為,只有消除奴隸制度,才能徹底消除隱患…… 但他也清楚,奴隸買賣涉及的權貴太多,根本不是他能完成的事情。 狄風曾經試探過裴震,但沒能獲得支持。 這很正常,裴震雖然不參與奴隸買賣,但他府上也豢養了大批奴隸,是奴隸制的獲利者。 裴震怎么可能會冒著巨大風險,幫助狄風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因此,狄風只能隱忍,以拖待變。 直到女帝頒布那道圣旨,狄風終于看到了希望。 “本以為,女帝年紀輕輕,權力又被架空,根本不可能有所作為……” “沒想到,她居然看到了大周最嚴重的弊端之一,而且有心改變這一切!” 狄風有點慚愧。 如果他早就知道女帝有這樣的眼界和魄力,肯定早就投誠了,不至于讓女帝獨力支撐那么久。 好在,現在還不晚! “回稟陛下,臣有實據!” 狄風看了眼徐天,臉色沉靜地說道。 鎮北軍在北延州殺良冒功,這并不是什么機密。 那些被大理寺、刑部抓回來的逃奴,很多都能作證。 而且,狄風審訊過不少從鎮北軍退役犯案的老兵,也能證明這一點。 相關口供檔案、查案記錄,狄風掌握著不下一百份。 這其實也是很多官員、權貴不愿意招惹狄風的原因之一,他手里掌握的黑材料太多了。 恐怕大周王朝皇家密探機構“萬騎司”掌握的黑材料,都不如狄風豐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