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生物的文明或許可以引導,但生物的形態可以引導么? 比如提前給其設定幾個模板,讓其按照所設置好的形態發育生長?就像是西瓜在剛長出嫩果的時候就套上一個方形的罐子,那么成熟后的西瓜自然而然也會形成方形一樣。 方卓偉緊皺著眉頭,琢磨有沒有這個可能。 不過琢磨了半天,他也沒有琢磨出個所以然來。 畢竟。 生命的演化并不是種西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干預,而且演化本身最大的特性就是具有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是生命之所以偉大的根本保證,如同根深蒂固的dna鏈條一般貫穿生命演化的整個過程,從生到死,哪怕是至生命的終結也不會停止,會隨著一代又一代繼續傳承下去。 而他目前只能做到提供相應的條件,在物種的進化過程中進行一定的外界干擾,還遠遠達不到想創造什么生物就能創造什么生物的地步。 “如果嘗試往一種孢子中注塑入多種生物的細胞呢?” 方卓偉轉念想到,眼睛不由的一亮。 在某些民間傳說中,龍有九似。 即: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有鹿的祥和溫柔,駝的堅忍,兔的機動,蛇的陰毒和城府,蜃的神秘,魚的財富,鷹的生存危機意識與機會的準確把握,虎的威嚴,獨立,有朝氣,牛的忠誠。 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龍本身就是根據多種生物的形態結構虛構出來的。 “既然想要試一試能不能創造出這種生物出來,那同樣的,也應該嘗試多種生物融合一下?!? 方卓偉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有搞頭。 最重要的是,他繼承的關于演化本源的使用規則中是可以這樣嘗試的。 不過。 前面的幾種動物還好說,但這個虎和蜃就有些難搞了,尤其是最后這個蜃,這玩意他聽過一些,是山海里面的一種神獸。 《周禮》記載:“蜃,大蛤蜊也,” 但蜃可不是什么蛤蜊,“蜃,雉入海華為蜃”,這其中的“雉”其實就是山中野雞,后有衍生出了蜃的進階版神獸,那就是“蜃龍”。 這種生物并不屬于龍科目,而是屬于蛟類,和龍一樣,都是純屬虛構出來的啊。 “實在不行就不用,再不行就找相似的東西替代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