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了感恩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 古猿一族選了一個地勢頗高的地方,建造了一個足足有十幾米的巨大雕像。 雕像的內(nèi)容很簡單,一個巨大的橢圓形種子。 它們將其稱之為希望之神,寓意著豐收和幸福,每次準備收獲麥籽之前,這些古猿都會對著種子雕像三叩九拜,極盡繁瑣復(fù)雜的儀式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需要長年累月高強度的勞動,為了散熱,古猿們那原本堪比毛裘一般的長毛隨著時間的更迭變得越發(fā)稀疏起來,它們身上的毛發(fā)雖然依舊旺盛,但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猿猴的范疇,有的地方甚至能看見裸露在外面的大片大片的皮膚,就是有點黑,跟抹了一層又層的黑炭一樣。 歷經(jīng)大饑荒的古猿一族徹底摒棄了吃喝玩樂這種生活方式,它們變得勤勞,能吃苦,一天到晚除了休息時間之外都在忙著播種和收獲。 遠古時代第三萬六千年。 社會生產(chǎn)力進一步發(fā)展,私人生產(chǎn)形式的苗頭開始出現(xiàn)在族群之中。 引領(lǐng)這種形式大多是一些體格健壯又吃苦耐勞,不辭勞苦的古猿。 它們在干活的時候往往最賣力,忙前忙后,但糧食分配的時候卻和那些偷奸耍滑的古猿一樣多,一次兩次還好,但時間一長,次數(shù)一多,直接引起了它們的不滿和暴動。 這些古猿采取了最干脆的方法,直接霸占了自己早就心儀的地塊。 并且。 它們還在在麥田的周圍用苔林的枝杈做了一圈柵欄,日夜守在旁邊,除了它們自己之外,其他任何古猿都不能進入,更不能平分它們種下的糧食,違者就會招來一頓毒打。 這種行為,自然是第一時間引起了古猿一族的轟動。 古猿一族分成了兩種派別,一個是支持,另外一個就是反對。 支持和反對將派最開始的時候無非就是打打嘴仗,不過后來形勢失控,雙方直接拳腳相加,打了起來。 這兩派最少得發(fā)生了不下于幾十場激烈碰撞,有大有小,曠日持久,直接使得原本盛極一時的夏部落突然之間解體,化作了幾百個大大小小的小型部落。 這數(shù)百個小型部落以血緣為紐帶,以宗親為聯(lián)系,最小的只有幾十人,最大的有上千人,星羅棋布的分布在黑土大陸上,為了糧食的問題,相互之間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大打出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