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賺了錢,但我真的還是有點為你后怕——維根斯坦家畢竟是曼哈頓的大銀行家,我雖然挺討厭他的,但就事論事,他說的肯定也不無道理。” 辛雨真等維根斯坦被氣走后,中肯地對周克如是說。 看得出來,她是全心全意為周克著相,并不因好惡而影響自己對學術和事實的判斷。 這就是跟女學霸柏拉圖的壞處吧,有些時候顯得太過于冰冷客觀。 周克不能說自己借助了“黑天鵝”,只能是從其他角度為自己的篤定和必勝找借口。 幸好,他盤算這個問題已經盤算了很久——從兩個月前開始布局時,周克就已經想過了,一旦自己真的大賺,并且被人關注到了,該怎么解釋。 所以,他可以以有心算無心。 只聽周克假裝是忽有所感、實則深思熟慮地安利道:“我真不覺得我的大賺是運氣,我認為這肯定是必然。之所以這么篤定,是因為我仔細觀察了市場: 現在這個時代,敢進入垃圾債市場的投資人,幾乎都是機構,都借助了強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自動高頻交易。散戶的話,倒退三十年或許還敢入市玩玩垃圾債,但是被算法支持的機構當韭菜狂割了多年后,從20年前起,人類韭菜就漸漸變少,現在更是幾乎沒有了。 而一個100%由人工智能助手介入的金融市場,必然會對黑天鵝產生過激的瞬間反應,造成劇烈波動。而我如果只是適度借助算法和自動高頻交易、但是依然把決策權握在人類手上,當然可以在這種過激震蕩的瞬間峰谷之間牟利。” 辛雨真是經濟系的,不過周克這番話她依然只聽懂了大半——誰讓周克本來就是在牽強附會,強詞奪理呢。 但周克舉的證據本身,至少都是真的。瑕疵只是在于推導的過程,也就是“這些事實證據,能不能導出后面的結論”。 …… “對人工智能自動交易的反思,其實從2014年就開始了,那是整整30年前。此前一年的年底,美聯儲宣布第二輪QE(貨幣量化寬松政策)的時候,紐約的交易所,在政策發布后7毫秒,產生了高頻的自動交易,迅速對市場做出了反應,也造成了行情的劇烈震蕩。 不過,后來經過聯邦調查局的復盤,發現芝加哥交易所的最早一筆高頻自動交易,發生得比紐約還早了5毫秒——也就是在美聯儲宣布新政后2毫秒,就做出了反應。 最初,芝加哥交易所方面的解釋,是他們采用了比紐交所更強的硬件、和處理速度更快更效率的人工智能自動算法。但是后來的深入調查顯示,這顯然是芝交所的戲精過度、導致了穿幫。 因為,美聯儲的新QE政策是在紐約宣布的,即使同期使用網絡瞬間傳輸,信號也得考慮網絡PING值問題。哪怕一切網絡擁堵卡頓都不存在,假設新聞是用光速從紐約傳播到了芝加哥——光速大約是每秒30萬公里,而芝加哥到紐約的距離,大約是1200公里,也就是需要四毫秒,或者說千分之四秒,光和電才能從紐約傳到芝加哥。 芝加哥人卻只用了2毫秒就對行情做出了反應,這不是提前有人泄密、導致內幕交易,又會是什么?后來的聯邦處理結果,你是學經濟的,相信不用我給你科普。 這個案例本身,大家只是拿來抨擊內幕交易,但我看出的,是這個時代越來越激烈的‘過頻反應’。大家都用了人工智能自動判斷交易,所以大家反應都太快了,快到最后,只要出現預料之外的黑天鵝,振幅過大的擁塞就必然會出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