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稻魚-《楊氏崛起之啃孫成仙》
第(1/3)頁
眾人聽著楊弘遠所言眾人也知是自己貪心了,不過楊伯橋還是說道:“成照說的也不無道理,且不說洞庭湖里的六十余成魚,再多百條靈魚我楊家怕是也養(yǎng)不起。”
“那還不讓多吃幾條。”楊懷仁小聲嘀咕道,沒想到被旁邊的楊成照聽個正著,惹得飛來一腳。
“祖爺爺說的不無道理,金鱗鯉成長周期不短,從魚苗到成魚至少三年,中間還需大量靈物喂養(yǎng),消耗確是極大。
所以孫兒想僅在這洞庭湖中放入百條靈魚苗,挺過這幾年,洞庭湖養(yǎng)數(shù)百余尾靈魚是綽綽有余,而其余靈鯉苗明年開春后我準備放入靈稻田中。”
“靈稻田?”眾人又被楊弘遠的想法驚異到了,畢竟大家只知靈田種靈稻,哪有養(yǎng)魚的。
楊弘遠解釋道:“不錯,每年插秧完畢,正好把生長一年的魚苗放進靈稻田中,靈魚在其中可食稻葉,可吃稻蟲,可尋稻花。
而靈魚在稻田中游動,靈魚可除草,可松土,可育肥,利于靈稻生長,二者共生促進,待得秋季收稻捕魚,一舉兩得。”
在場眾人這次真是被驚到了,做了一輩子的靈耕農(nóng),聽得此言如何不明白稻魚共生,道理簡單,可祖祖輩輩也未曾發(fā)現(xiàn)。
想想也是,高階修士如何會耗費精力推演農(nóng)事,而靈耕農(nóng)又怎能輕易獲得靈魚,更不用說把二者聯(lián)系起來。
楊伯橋老爺子更是激動莫名喃喃道:“楊家幸甚,楊家幸甚,合蓋我楊家大興!”
在場諸人本來還對前面分魚之事有情緒,畢竟一家的一盆魚湯里只有拳頭大的一塊魚肉,聽的此言,怕是以后都有吃不完的靈魚了。
老爺子前面不舍得吃,是因為擔心這六十余尾靈魚吃完了就沒了,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如今魚苗已孵化而出,且又有這稻魚共生法,豪氣的一揮手,五尾靈魚就被撈出了洞庭湖。
不過魚苗剛剛孵出,還需在這育苗池中養(yǎng)上一年,且第二年靈魚再次產(chǎn)籽,還需精心培育,這樣魚苗才能持續(xù)長成,保證年年都有靈魚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富宁县|
基隆市|
梓潼县|
彭阳县|
贺兰县|
平安县|
唐河县|
长治市|
辽宁省|
佛坪县|
涞源县|
全南县|
宜兰县|
大丰市|
毕节市|
定襄县|
安阳市|
威远县|
双辽市|
资中县|
江川县|
察哈|
漠河县|
登封市|
宾川县|
渭南市|
江华|
朝阳区|
汉川市|
吴川市|
西平县|
得荣县|
简阳市|
泾源县|
中牟县|
普陀区|
乌拉特前旗|
钟祥市|
锡林浩特市|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