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0113 雨-《四合院:從聾老太太開始》


    第(2/3)頁

    缺點呢,就是太重了,這個也是真的重,一般5、6歲的小孩子拿這種雨傘都比較費勁。

    說起傘這種東西,其實也是咱們老祖宗最先弄出來的,唐朝吧,古裝劇里面必不可少的油紙傘,紙和桐油外加竹子做成的,再往前有沒有不好說,因為古代的時候布料貴,紙也貴,額,桐油其實也挺貴的。

    桐油這玩意用處也挺廣的,制作防水材料啊、給木器做防護層啊,他那個小院子翻修的時候就沒少用桐油。

    不過在現代社會,最重要的還是對金屬有保護作用,防水防銹,各類武器的保養都用得著,當然了,隨著化學工業發展替代品也都出現了。

    不過這玩意還是挺有用的,特別是對于咱們這種化學工業不發達而且還貧油國家來說。

    所以說現在的雨傘也挺貴的,城市里面還好,都用得起,但是農村很多人家用的還是蓑衣、斗笠,而且雨傘也不方便干農活。

    斗笠、蓑衣這兩樣東西估計大家就更不陌生了,也是古裝劇里常見的道具,好多高手都穿這玩意,特別是斗笠,簡直是大俠必備的裝備,魅力+10,武力+10。

    這兩樣東西現在挺長見的,主要是不挑原料,南方用棕櫚葉、北方用各類草,都是隨處可見的東西。

    不過蓑衣這玩意其實不怎么舒服,有雨披的話誰也不會選擇它,不過斗笠用起來還是挺好的,不光下雨時有用,大帽檐,遮陽也好用,還透氣,他們家也是人手一鼎。

    其實現在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雨具,那就是泥屐,長啥樣?可以參考扶桑的木屐。

    這東西其實也是從咱們這邊傳過去的,沒有想過鞋底為什么有兩個木齒嗎,就是因為以前全是土路,一下雨道路都是坑坑洼洼,泥濘不堪的,布鞋是穿不了的,所以咱們才發明這種帶腿的鞋。

    木質的,等回來用水一沖就干干凈凈,非常方便。

    而且這種木屐底的鞋不光有那種人字拖式樣的,布面的、皮面的都有,而且也不是只有夏季雨天才穿,要知道木質的鞋底有一個很重要的優點,那就是保溫,所以冬季也有。

    冬季使用那種鞋的鞋底要比夏季的厚實,前后兩個大木塊,鞋面是用粗麻線編制的,里面的內村用動物的毛皮或者棉布做成,外面再刷上幾層桐油,既保暖又防水,還不容易壞,鞋底磨損了之后換兩塊木頭就好了。

    一到冬天的時候很多人回到家都會換上,缺點就是比較重,但是剩余的就都是優點了,當然了,沒有皮靴好,但是這東西便宜很多啊。

    至于現代化的雨具,現在也有,但那是真的貴,傻柱喬月兩口子的工資加在一起,每個月的都不見得能買一套雨具,就是雨傘、雨披和膠鞋三件套。

    雨傘呢,就是那種黑雨傘,黃飛鴻打架用的,這種現代化的金屬骨架雨傘其實誕生沒多久,也就百十來年不到的時間,制作工藝吧,無論是傘面還是骨架都是有點要求的,所以賣的不便宜。

    雨披就更別說了,現在流行的是連體的類似風衣式樣的雨披,用的布料能做兩身女士的布拉吉了,再加上里面還浸了一層橡膠,成本就不低,價格自然就高了。

    而且還不是你想買就買得到的,這東西算是主供軍隊和石油勘探類的戶外作業人員,市面上流通的比較少。

    膠鞋呢,前面說了,十來塊一雙,貴的原因還是咱們國家不產出橡膠,所以只要和橡膠搭邊的東西基本就沒有便宜的。

    和老姐她們說說笑笑就來到常安街這邊,雨雖然還一直下個不停,但是街道上已經涌上來不少京都的居民了,這些人臉上也布滿了笑容。

    今年應該算是半個世紀甚至近百年來咱們國家形勢最好的一年了,工業上各種工廠都拔地而起,國內生產的第一批噴氣機、汽車也和大家見面了,冶金、發電、石油勘探還有鐵路建造方面也是喜訊不斷。

    文化上,光上半年就有二十來部電影上映,雖然在小衛眼中不怎么好看,劇情拖沓、演技幼稚,但是對這時候的人的吸引力可不小,畢竟現在一出戲曲都可以反反復復看個幾十年,一部電影不看個十來遍絕對看不煩。

    還不光是咱國內的文化活動,國際各國也有文化交流團隊過來,再加上各種體育賽事的舉行,算是極大地豐富了咱們普通民眾的文化生活。

    農業上同樣也是,糧食產量年年提升,雖然不能照飽的的吃,但是所有人民對于未來的生活是充滿希望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左贡县| 大丰市| 仪征市| 科技| 太谷县| 密山市| 中宁县| 岳池县| 漯河市| 内乡县| 南康市| 辛集市| 元氏县| 尖扎县| 秭归县| 当涂县| 佛教| 临沭县| 通海县| 荆门市| 东城区| 南昌市| 永州市| 黎平县| 房山区| 岱山县| 越西县| 宁城县| 扶绥县| 香格里拉县| 玉林市| 苏州市| 慈利县| 浦东新区| 施甸县| 龙里县| 小金县| 遵化市| 新绛县|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