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 學校-《四合院:從聾老太太開始》
第(2/3)頁
教室兩側的墻上各開了三扇窗戶,采光也非常的好,而且這七八十平方的教室內,安裝了十三個吊燈,就算現在的白熾燈泡不給力,也足夠學生使用了。
教室前后各有一塊黑板,前面還壘起了一個講臺,前面放著講桌,黑板上面則是八個紅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中間則放著著教員的畫像。
后側的黑板上是出的黑板報,這時候的黑板報沒有太多的花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把報紙上面的新聞摘抄到上面,還有就是最近下達的一些指令口號。
剛才他還瞅了一眼,看到一則報道:京都三家店附近一處偉大的工地上,在工人和農民齊心協力之下,老式的抬筐和新式的技術匯合了,完成了攔河閘工程,在這以后,京都將不在缺水,京郊的農田也不會枯旱。
小衛品了品,就是這個味,字里行間都透露著驕傲,這兩年從上到下都充斥著信心。
這也是現在普遍的情形,不說遠,就小衛眼前的這些學生,談笑間也都充滿著自信,說話的內容都是各種未來的暢想,家國天下。
不過說起來自己的這一幫同學,他發現這些人的年齡差距并沒有之前小學那么夸張,除了小衛,基本都是十七八歲左右的,沒有太小也沒有太大的。
不想小學里面,相差個十來歲的情況都有,有的人一看還以為是老師來著呢。
不過小衛想了一下也明白了,這時候初小算是基礎教育,高中就算是進階教育了。
現在很多工廠在招人的時候,也是對學歷有所要求的,不高,但是不能沒有,基礎的識文斷字得有吧,所以初小算是硬需求,只要還想著當工人,就必須得有。
而高中嗎,如果二十來歲才上高中,等你再上幾年大學,畢業了之后都得二十七八了,這可不是以后,讀書讀到三十都不算啥,在現在可不算小了。
年齡是一方面,經濟也是另外一個方面,供一個人上十來年學的花銷可不少,盡管大學都是免費的還有補助,但是也不能和上班比。
而且家庭條件比較好的,那基本上也不會讓孩子上學上的太晚,所以到了高中,反而大家的年齡差距縮小了,一般年紀比較大的在高小畢業或者初中的時候,就會直接參加工作,或者是去專科學校學習。
而且前幾年工作崗位對比較多,對于學歷要求的也比較低,像是老姐她們那一屆,很多人初中畢業就參加工作了,而且還都能進一個相對不錯的單位。
不過從今年開始,崗位就逐漸開始飽和了,前兩年援建的各種工廠都差不多了,第二批援建的項目也才走程序,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上大學比較好。
至于現在讀大學以后會不會被秋后算賬,基本上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先不說小衛他們這些人是新華國自己培養的大學生,跟之前留洋的不一樣。
就是上一輩的高級知識分子,很大的一部分在那一段時間過得也不錯,只是相對于現在不算好,不是每個人的腦子都抽的,那股子熱情勁持續一兩年可以,再多,生活還過不過了。
其實呢,現在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初小、高小、中學、高中、專科學校、大學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但也是比較普遍的,那就是干校。
這個和以后的干校聯系不是很大,主要是招收農村的失學學生,對他們進行專業的培訓,比如財會啊、計統啊、物質供應啊。
從專業的名稱相信大家就能看出,這些學生都是作為農村基層幹部培養的,所以也都是包分配的,而且待遇還都不錯。
不過招生的時候比較嚴格,很看出身,小衛這種當然沒問題了,但是冉秋葉這種家庭人家是不收的,馬仁禮那種也不行,主要收的就是中下貧農。
但是對于小衛這種出身的,還有一中比較特殊的學校,幹部子弟學校,算是鐵路子弟學校的升級版了,按照周叔和衛父的等級,小衛勉強也能去,但是吧,還是不說了,總之不去為好。
就像育鷹還有101之類的,就那邊的環境,還真就不怎么適合小衛這種作死的作風,玩不到一起去還整天膽顫心驚的。
額,其實吧,現在還有一種承認初等學校,也可以稱之為干校,主要招收的對象也是農村的,是農村的基層幹部。
因為目前農村很多基層幹部就是當初會寫幾個字,可以打一手算盤的,但是知識總體來講還不如初小畢業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顺昌县|
阿图什市|
崇州市|
天台县|
峨眉山市|
嫩江县|
威海市|
余庆县|
哈密市|
黎城县|
海盐县|
南丰县|
泾阳县|
保定市|
淮阳县|
曲阜市|
峡江县|
鱼台县|
福清市|
七台河市|
额尔古纳市|
镇安县|
司法|
桐城市|
松原市|
彰化市|
嘉禾县|
唐河县|
芦溪县|
苗栗县|
金山区|
舟曲县|
康马县|
尉氏县|
抚宁县|
莒南县|
措勤县|
天长市|
崇阳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