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閩省,本身就具備著很多紅色基因。 而他們,則是從水仙市開始,在一個山頭,雖然已經成為農莊了,但是這里同樣是一個紅色旅游景區,曾經從這里,紅軍攻克了水仙市,在這里,每個人穿著紅軍服裝,去回顧著曾經的激情歲月。 一個個詳細資料顯示,紅軍并非是泥腿子的軍隊,這只不過是誹謗罷了,當年多少仁人志士、有志青年,投身于這支軍隊之中,黃埔一期、黃埔二期、黃埔三期、黃埔四期...... 隨后從水仙市進入閩西市,閩西市的紅色元素,更甚水仙市,這里有著當初紅軍領袖的故居,有著紅四軍司令部舊址,有古田會議紀念館,有著閩西革命紀念館...... 從閩西進入贛州,道路兩側山路起伏,山連著山,想到那時候的華夏,交通難行,從閩西至贛州山路崎嶇,但是依靠著兩條腿,紅軍卻可以在兩地穿梭著。 贛州,更是當時紅軍的核心,瑞金乃是蘇維埃政府所在地,這里的云石山,是長征出發地,同時也是黨政機關所在地,同時也是紅一方面軍主力和中央機關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出發地,被人們稱之為長征第一山、‘長征出發點’。 依稀可以想象,一支軍隊遭到重創,覆滅在即,不得不做出選擇,是留在原地還是踏上艱難的道路突破包圍圈。留在原地,面對敵人的重兵團唯有覆滅,而突破包圍圈,那是九死一生。 最終,這支軍隊選擇了九死一生的道路。 而能夠踏上長征的,只有一部分,很多傷兵以及擁護紅軍的,很多都慘死在敵人的刺刀下和槍口下。人們只記得紅軍長征的偉大,卻鮮少提起那后面所代表的著鮮血染紅的紅色,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井岡山,這個曾經紅軍勝利大會師,意義重大。此時的井岡山,早已成了全國最著名的紅色旅游景區。 挺近湘西,這里曾經湘江之水被染紅,‘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訴說著當初發生在這里的慘烈戰斗,紅軍在這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他們在湘江之邊,看著80年代拍攝的電影,也許這種電影,平常的時候大家根本就不看,可是此時看的時候,不知道多少人默默掉下了眼淚。 車輛,行駛向烏江,前往了zy,八十年前,這里的一場會議,改變了黨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華夏的命運。雖然,zy這個云貴高原城市,生產總值連1600億元都不到,在閩省的話得排最后一名。但是在華夏近現代史中,它的地位無法繞開,這里也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 他們在zy參觀著會址,看著紀錄片,看著節選的電視劇,感受著80年前那面臨著生死關口,紅軍何其何從, 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這都是小學、中學、高中課本和課外閱讀經常看到的,但是卻不曾有人見過它們,而現在它們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雪山,哪怕到了現在,全球氣候變暖,氣溫估計比80年前都高了不少,但是依舊可以看到雪山,而那支紅軍用雙腳翻閱了一座座雪山。 過草地,聽起來就三個字,沒有什么感覺,以為草地是平平的。實則草地充滿著危機,而最恐怖的就是瘴氣以及沼澤。 在這一片茫茫無際的草原之中,不知道多少紅軍戰士倒下,或是吸了瘴氣中毒病倒而亡,或是陷入沼澤,無聲無息沒了...... 隨著進入陜北,在這個黃土高原,黃沙漫天,一年都沒有多少下多少雨,在這個讓南方人難以適應這里的干燥,莫名其妙的都會因為干燥而流鼻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