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了這兩個保送名額,箐城一中就可以與其他高中進行爭奪優質生源。 優質生源,不僅僅對于大學極為重要,對于高中也同樣重要,畢竟現在的高中,越來越看中本科率甚至是211/985率,而有優質生源,這些才更容易達到。 劉一辰又和蔡明舉校長交流了一些關于高考或者閩省大學的事情,這幾年高考不斷擴招,高考參與人數不斷創新高,而全國的本科院校也在擴張隊伍的,這種情況在閩省更為凸出,在劉一辰那一屆,整個閩省的本一大學,就只有鷺島大學、榕城大學,而現在已經增加了閩省師范大學、閩省醫科大、閩省中科大、閩省農林大學等十所本一大學或者擁有本一招生的大學。 而閩省的本科錄取率,也呈現暴增情況。 2008年,閩省本一錄取率是5%左右,本科錄取率是是26.76%。可是到了現在,本一錄取率已經暴增到14.19%,本科錄取率51.41%。 對于這種情況,劉一辰的內心其實是相當無奈的,因為他知道這種錄取率的暴增并非是因為華夏需要這么多的大學生,恰恰相反,再過幾年那就真正的是大學畢業即失業。 一方面是錄取率暴增,另外一方面則是學生喊著‘60分萬歲’、‘大學不掛科白上大學’,而另外一方面每年多達千萬級的大學生就業,成了讓各方傷透腦筋的大事。 3000元你請不來一個農民工,但是你可以請來一個本一大學生,而且還可以拖欠半年工作。 這種詭異現象,不斷在華夏各行各業上演著。 劉一辰只能希望著自己辦的這所大學,能夠起到鯰魚效應,引起國內頂級大學的內卷,讓他們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去增加競爭力,不去增加競爭力就意味著衰落,而不是像現在不管努不努力,都可以躺贏。 同時,也給更多的華夏天才們多一個選擇,讓他們可以來到九龍大學,接受最好的教育,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當然他還有一個野心,那就是讓整個閩南金三角,以九龍大學為中心形成一個擁有創新能力的地區,不斷出現高新技術企業,形成產學研一體化。 而學習的目標,正是硅谷! 在閩省這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發展農業是不怎么靠譜,也就漁業、養殖業、工業、服務業是可以發展的。而毫無疑問,以技術為驅動核心,是最佳選擇,也是可以爆發最強的發展動力。 至于為什么是閩南金三角,因為這個區域是最適合發展的,至于閩西、閩東、閩北,山延綿著山,稍微平整一些的土地都很少見,要在這些地方搞發展,代價實在太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