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里是斯德哥爾摩大酒店現場,我們正在等待的是即將前往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的獲獎者。” “這里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大家的情緒都很激動,也很興奮。除了其它媒體的記者之外,還有斯德哥爾摩當地的市民,以及華夏同胞——快看!” 來不及解說了。 隨著門口人群的一陣騷動,一群身影從酒店的門口走出。 鏡頭迅速移動,鎖定了那個身影。 在父母與劉婷婷、馮琳的陪同下,沐浴在鏡頭之下的劉一辰從酒店貴賓通道走出。在他的旁邊還有其他諾貝爾獎得主,有的隨行嘉賓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但是最多都不超過14個。 然而毫無疑問,即便是站在一群人類心智豐碑的中間,那個身影也是最獨特的。 無論是因為他的年輕,還是因為他的自信。 或許是察覺到了央視的鏡頭,劉一辰看向了這邊,向鏡頭以及鏡頭背后的觀眾們微笑著點頭示意。 捕捉到了劉一辰的視線,那記者更激動了,聲音甚至因為激動帶上了幾絲輕輕的顫抖。 “正在從我們面前走過的是本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劉一辰!他的家人正陪伴在他的身邊,與他共同分享這榮耀的時刻。” “毫無疑問,年僅22歲的他,將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 “這是華夏的第一枚諾貝爾獎!” 為了從嘈雜的環境中脫穎而出,說到最后的她,聲音都有些聲嘶力竭,甚至因為激動而破了音。 但,沒有人會因此而責備她。 在這個振奮人心的時刻,很多人與她同樣激動著。 如果可以的話,她非常渴望能夠將話筒湊到劉一辰的面前,采訪這位年輕的諾獎得主,此時此刻的感想。 然而遺憾的是,前進的隊列不會停下,想要近距離采訪這位享譽世界的學者,只能等到頒獎儀式結束之后了。 清一色的沃爾沃轎車,瑞典皇家衛隊開路,可以說規格是非常之高的,可見瑞典這個國家對于諾貝爾獎的重視,以最高禮儀規格進行。 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進行著。 隨著瑞典王室樂曲《國王之歌》的歌聲奏響,正式拉開了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序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