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以說,就沒有一個是簡單人物,如果一個高中生獲得在場中一位的推薦信,那么輕易都可以進入名校。 早在前幾天,他就從德利涅教授那里獲得了邀請名單,不考慮自己前來的學者,普林斯頓大學邀請了兩百位學者,有的是來自北美的,有的來自南美的,有來自華夏的,來自東瀛的,來自歐洲的,可以說都是在數論領域有相當研究的學者。 可以說,相比起上一次華夏數學學會,這一次才是真正正式報告,他是要當著全世界目光,為這一世紀難題畫下句號。 這一場學術報告會之后,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將會全部成為歷史,再也不復存在。 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分別是費馬大定理、四色猜想、哥德巴赫猜想。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第2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38歲的希爾伯特作了題為《數學問題》的著名講演,提出了新世紀面臨的23個問題,這23個問題涉及了現(xiàn)代數學的大部分重要領域,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有力地推動了20世紀各個數學分支的發(fā)展。 而其中費馬猜想、四色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作為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都是被數學界視為要在20世紀這100年內全部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數學界的努力下,1976年美利堅數學界阿佩爾與哈肯借助計算機完成證明了四色猜想,將四色猜想升級為四色定理。1994年不列顛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證明了費馬猜想,將費馬猜想升級為費馬大定理。 獨獨哥德巴赫猜想,愣是沒能解決,成了20世紀數學界的一大遺憾。在場能來到這場報告會,都是屬于20世紀的數學家,哥德巴赫猜想可以說是他們心中的一塊疙瘩。 就在指針跳到下午3:00整的時候,一位高等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推門走進了休息室,用恭敬的聲音和劉一辰說道:“劉先生時間已經差不多了,請問您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劉一辰淡笑道,這段時間他都在為這場學術報告會做準備著,可以說已經準備很充足了。 一身正裝的劉一辰,緩緩地走上演講臺,原本因為交頭接耳而有些嘈雜的報告廳,頃刻間安靜了下來。 沒有人維持紀律,所有人都很默契,一雙雙眼睛盯向講臺上的那人,或懷疑,或期待,或面無表情。 若是換個人,別說是講數學題了,被這么多大佬盯著,恐怕腿都軟了。 但站在講臺上的劉一辰卻表情從容,絲毫沒有因為那一雙雙視線傳遞過來的壓力而怯場。 這是自信,對自己學術造詣的自信,對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 演講臺的地方,黑板已經準備好了,8塊黑板組成了一個大黑板。 “感謝諸位從世界各地不遠萬里趕來普林斯頓,聽我站在這里報告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按照慣例,對受邀前來聽報告會的學者致以謝意,劉一辰開始陳述自己這場報告會的流程。 “我的報告會分成兩部分,是針對于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兩篇論文,匯報結束后,將留下足夠的時間給提問交流環(huán)節(jié)!”劉一辰說道。 隨即劉一辰開始了自己的匯報會,相比國內那一場非常詳細的匯報會,這一場報告會劉一辰的語速都提高許多,一些步驟也直接進行省略。 而坐在臺下的人,無論是受邀到訪的學者,還是不請自來的學生,都聽得很認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