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九章科學獎勵大會-《我真的不想當學霸》
第(2/3)頁
一曲國歌奏畢,會場內一片肅靜,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終于正式開始。
臺下席間的學者,都是來自各個研究領域、共和國頂尖的科學家,研究范圍涵蓋了從自然科學到工程技術領域的方方面面。此時此刻,在座的所有人,都在安靜地等待著臺上發言人的講話。
華夏取得的進步,從今年公布的初評的名單以及名單的含金量,就可以看得出來,相比去年,今年的獲獎數量更多、含金量更高。
在經過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之后,很快進入了大會的正題,即令所有人期待的頒獎環節。
到了這個時候,獲獎名單才是最終的,而不是之前的初評名單。
果然,在頒獎開始之前,率先公布獲獎人名單。
最先公布的就屬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也是華夏知名度最高、含金量最高的獎項,這個獎項屬于終身成就獎性質的,幾乎可以說是為了共和國的事業奮斗終身、作出杰出貢獻的人才能獲得,也是國家對于他們作出努力的肯定,同時也基本上屬于蓋棺定論的,有的獲得者,屬于以前默默無聞、隱姓埋名數十年的。
今年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分別是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家師院士以及內科血液學專家。
前者1952年在歐特丹大學獲冶金學博士,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3年,毅然選擇放棄國外優渥生活選擇回國參與國際的建設,1957年擔任高溫合金研究組的負責人兼任合金鋼研究室主任,1982年創辦并兼任華科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所長,1980年當選華夏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華夏工程院院士,其在航空用、民用高溫合金研究的先驅者,可以說對于華夏材料學與金屬學作出了卓越貢獻,不含鎳的奧氏體耐蝕鋼ocr17 mn14mo2n、鉻錳氮系耐熱鋼、無磁鉻錳氮系高強度不銹鋼等等就是他主持或者參與開發的。
就如同人人日報對他的評價:師院士是華夏高溫合金開拓者之一,發展了華夏第一個鐵基高溫合金,領導開發華夏第一代空心氣冷鑄造鎳基高溫合金渦輪葉片。
至于王院士,乃是內科血液學專家,華夏血栓與止血專業的開創者之一,被譽為‘癌癥誘導分化之父’和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華夏籍學者之一。
王院士長期以來從事醫學內科血液學領域的研究及臨床工作,開創了白血病和腫瘤的誘導分化療法,在國際上首創用國產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在60余年的從醫生涯中,為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做出了重大貢獻,王院士成功實現了將惡性細胞改造為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床治療新策略,奠定了誘導分化理論的臨床基礎;確立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治療的“魔都方案“,闡明了其遺傳學基礎與分子機制,樹立了基礎與臨床結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華夏血栓與止血的臨床應用研究體系。
可以說,兩位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實至名歸!
至于可能有人會說,某位科學家也可以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那只能說作為華夏最高獎項和含金量最高的獎項,這一終身榮譽獎,開創得太晚了,2000年才開始設立,至今不過10年,而共和國已經走過60年歲月,有太多老前輩們值得這個獎項。可是為了確保這個獎項的含金量和影響力,每一次就頒發兩個。
兩位獲獎者名字公布之后,在場的學者們紛紛向兩位獲獎者送上了熱烈的掌聲。不管是他們作出的成績還是品德,都無可挑剔。
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名單公布之后,接著便是備受矚目的國家自然科學獎。
相比起作為‘終身成就獎’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而言,后者更近似于‘成果獎’,旨在獎勵那些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貢獻的華夏公民。
尤其是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能被授予這份榮耀的,都是共和國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姑县|
灵石县|
拜城县|
安福县|
桐城市|
凤阳县|
营山县|
峡江县|
额济纳旗|
赤峰市|
西乡县|
睢宁县|
湖北省|
淳安县|
仲巴县|
青冈县|
乐山市|
安新县|
三门县|
金湖县|
静乐县|
洛阳市|
温宿县|
洱源县|
察隅县|
富川|
汝城县|
七台河市|
临沭县|
翁源县|
茂名市|
普陀区|
开鲁县|
双江|
沙河市|
崇礼县|
云南省|
晋宁县|
奉新县|
那曲县|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