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惜就是這樣,依舊只有極少數公司能夠做到這一點。 劉一辰建立九龍時代,本質上并不是為了賺錢,他不缺錢,他有錢,哪怕他拿著專利專門收專利授權費,有的是巨頭想要獲得專利授權,進而生產鋰硫電池。 他建立九龍時代,是為了讓華夏多一家中高端企業,占據高利潤領域,而不是被卡脖子。 同時也是為了給華夏有更多的就業崗位。 單單九龍時代三期工程建設完,那么就可以直接提供6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大部門都是普通人就可以做的。6萬個就業崗位,就意味著6萬個家庭有了穩定收入。 而這僅僅只是直接就業崗位,更別說還有帶動的就業崗位,九龍時代,同樣也是有上下游企業的,比如紙箱、銘牌、材料等等,更別說還有工人產生的消費所帶動的。 水仙市的領導一個個臉上帶著喜色,因為九龍時代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證明了他們的決定是對的,他們都已經開始展望著,再過兩年,那么單單從九龍時代身上就可以獲得不少稅收。等到優惠政策正式結束,那一年就是上百億的稅收。 省廳的領導們也都很高興,因為閩省沒有什么工業,受限于地形,八山一水一分田,閩省的大工業屈指可數,哪怕閩省有不少著名的商人,但是他們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在外省,而不是在本省。 而九龍時代,也許用不了一兩年,就會成為閩省的龍頭企業。 這對于閩省的經濟發展,尤為重要。雖然他們更想九龍時代建在榕城,可是既然九龍時代落地水仙市,他們也沒太大意見,畢竟總比沒有好。 完工儀式的結束,代表著九龍時代的產能進一步得到釋放,可以招收更多的工人和招聘更多的人才,而隨著這場完工儀式的結束,人力資源部將會更加忙碌,他們除了招普通一線工人外,還得去各大高校招聘,尋找獵頭招聘高端人才。 一個企業,除了技術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題外話------ 這一章加更,是感謝所有為本書投月票的書友。 大家有月票的盡管投,讓我有加更的機會(偷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