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媒體圍堵-《我真的不想當學霸》
第(1/3)頁
嗯?
劉一辰忽然一怔。
只見燕園南門門口,有著一群記者在和燕園工作人員交涉,拿著話筒、扛著攝像設備。
都說記者是無冕之王,那也好是在哪里!
在燕園,無冕之王的頭銜不好用,特立獨行的燕大人,可不將媒體記者的威脅放在眼里, 他們連自己學校的教授都經常吐槽,對于區里的各種問題也是不斷提意見。
“看,那就不是劉一辰么?”一個眼尖的記者看到劉一辰,叫了起來,然后反應過來后連忙拉著同事往劉一辰這邊跑過來,而她的同事也是第一時間對著劉一辰拍了一張照片。
堂堂的億萬富翁, 竟然騎著自行車!?
這就是個大新聞。
“您好,劉一辰同學,我是uc新聞記者陳曉蓮,請問您是如何解決周氏猜想的?靈感來自于哪里?對于自己回答‘錢學森之問’,您覺得自己交出的這份答卷怎么樣?”這個記者搶了個先手,噼里啪啦地問了三個問題。
劉一辰皺了皺眉頭,他沒有想到這些新聞媒體竟然花這么大的代價,好好坐在辦公室開局一張照片不香么,還特意跑到燕園采訪自己。
不過看到其他新聞記者也已經趕到,將自己圍了起來,想要突圍也不容易,劉一辰只好無奈地接受采訪:“關于解決周氏猜想的靈感,這個猜想我是高中參加競賽培訓時接觸到,對此就感覺興趣,后來在數論上的學習,只能說是日積月累,水到渠成的事。至于回答‘錢學森之問’,我想這有些過了,錢老是科學巨匠, 他提出的這個問題讓人震耳發聾,值得深思,我想說關于回答‘錢學森之問’對于現在我而言還早了些。”
“但是,我想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只有朝氣蓬勃,梁啟超先生曾經說過,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這一代人自然不愿弱于前人,我們屬于時代的奮斗者和建設者,華夏復興會有我們的一份力量!”劉一辰說到這里,語氣充滿著堅定。
而這里的情況,也引起了路過的學生的好奇,紛紛將目光投到這里。
“現在社會有一種說法,說80后是垮掉的一代、90后是廢掉的一代,對此您有什么看法?”青年報的記者提出了個問題。
劉一辰頓時正色道:“我只想說這種說法是胡說八道,80后、90后只會比前人更加優秀,說這種話的人是別有用心,是想璀璨我國年輕一代,我們要始終堅信年輕人只會越來越優秀。正如我們華夏國力蒸蒸日上,大家都知道,從90年代開始,各種崩潰論不斷被提起, 可是我們一直堅定地往前走,團結一心,走的道路也越來越寬、越來越好!華夏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能夠實現,也必然能實現!”
“最近幾年,經常有些人鼓吹一些事,比如德意志良心下水道,說什么德意志在青島建設的下水道讓青島一百年不被淹,下水道還能找到包著光亮如新零件的百年油紙包,實際上這種是胡說八道。實際上,德意志制造不到1%,青島不怕水淹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北高南低的地理條件以及建國以來城市建設執行國家上限標準。而德意志,每年遇到暴雨洪水,下水道失靈是經常性的事情,他們經常自身難保。”
“還有什么東瀛馬桶水能喝,這些都是胡說八道的,有些人總是這樣習慣性拿錢胡說八道,將海外形容得如同天堂,而國內卻如同地獄。而對于80后、90后的誣蔑也是一樣,他們是別有用心的。”劉一辰對于那些十年之后被掃盡歷史垃圾堆的蒼蠅,是超級反感的。
而劉一辰的話,讓周邊的學生聽了一個個激動地鼓掌起來,作為年輕人他們從初中開始就飽受各種摧殘,以至于經常懷疑自己。
而現在,劉一辰簡直是說出他們心中的話。
“劉一辰同學,請問您平時是怎么學習的嗎?對于當代大學生您有什么好的建議?”企鵝新聞記者采訪道。
“平時就是上課專心聽講,沒上課就在圖書館。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建議那就是多學習、多思考,‘60分萬歲’不可取,在你追求60分萬歲的時候,你身邊的人、你的同學也許就在將你遠遠甩下。21世紀,是科學的世紀,也是知識的世紀,只有掌握知識掌握技術,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劉一辰說這一個,可以說是語重心長。
大學,是知識的海洋,大學的老師不像初中、高中老師那樣盯著學生,有沒有聽懂他也不會在意,一切都得靠學生自律、自學能力,能學多少都靠自己。
他們這一代以及接下來的一代,與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社會上欠缺人才,大學生含金量高,很容易找到工作。到了他們90大學畢業的時候,留給他們的機會已經很少了,晉升變得困難起來,一個蘿卜一個坑,前面的坑被占得差不多了,你想獲得機會快速晉升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澜沧|
南投市|
信阳市|
仙游县|
涞源县|
昆明市|
牙克石市|
泽普县|
柘城县|
衡阳县|
米易县|
丰宁|
宝应县|
惠来县|
甘泉县|
山西省|
南皮县|
乐安县|
邵阳市|
商水县|
灵璧县|
建宁县|
临江市|
兰溪市|
台安县|
铜陵市|
陵川县|
静乐县|
双流县|
双鸭山市|
汾西县|
壤塘县|
介休市|
封丘县|
朝阳市|
手游|
巧家县|
昌乐县|
泰来县|
双鸭山市|
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