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芝加哥大學校長親自寫信邀請劉一辰到芝加哥大學就讀的消息,隨著走讀生回去告訴自己父母,很快就在箐城傳播開來了,而又因為學生會玩貼吧、qq,也開始慢慢在其他地方傳播,不過整體來說沒太大影響,因為現在新聞的重點在于抗震救災, 川蜀牽引每一個人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完全詮釋了華夏人的無比團結,人民子弟兵也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永不褪色。 當然對于高三學生,最重要的還是高考,因為高考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越來越清晰了。 5月20日,這一天并非是什么‘520’,對于閩西的高中而言,此時最后一次模擬考正式開始了,考試完全模擬高考,出題的難度、出題的知識點都是按照往年的高考情況來擬定,這是整個閩西統一的模擬考試,甚至于連教室的攝像頭都打開了,不管是監考老師還是學生都按照高考模式進行。 也是這一次,劉一辰第一次參加這種考試,之前的考試他都沒有參加。 模擬考試,不僅僅是題型與高考一模一樣,就是考試時間安排也跟高考一致,5月20日上午9:00~11:30考語文,下午15:00~17:00考數學,5月21日上午9:00~11:30考文綜/理綜,下午15:00~17:00考外語。 100%的高考模擬,就是那種氣氛,都有些像。 “這次模擬卷倒是有意思,第一題竟然是金庸的權力觀!”劉一辰暗自嘀咕著, 通過閱讀一段資料, 關于金庸的采訪, 以及金庸的武俠小說的體現,隨后是兩道選擇題,要求根據聞中資料進行作答。 劉一辰也不急,資料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然后看著題目,先把顯而易見的答案以外給排除掉,有不確定的選項,就帶著從頭到尾再重新看一遍,這種題一題就是6分,也就是說這道題只要答題時間在6分鐘內,都是合理也是劃算的。 卷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意味著一分鐘就是一分。 隨后是第二道題,9分,每小題也是3分,是兩則文言文,這文言文就是劉一辰也沒有看過, 都得重新看一遍,邊看邊心中翻譯成現代文一般,這兩則文言文都是有關張亮的, 然后都是關于古文中的詞語解釋以及詞語意義與用法。 這種就比較考文言文基本功,以及語感。劉一辰雖然沒有讀過這兩篇文章,但是一遍看下來基本上知道是講什么,很快就進行選擇。 做完第五道題的時候,劉一辰看了一下時間,已經過去了70分鐘,這意味著留給他寫作文的時間也就剩下80分鐘。 “請以‘痕跡’為題寫一篇作文。”劉一辰看了一下作文,略微沉吟了一番,他決定以時間作為痕跡主題。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曾經親密無間的,如今卻擦肩而過,咫尺天涯。——題記”劉一辰擬定好題目后,寫下第一行字,隨后便展開了作文:“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在時間的侵蝕下,總有些許事物在生命中慢慢黯淡......” 靈感如潮,不斷在腦海中閃現,雖然知道這模擬考試的題目就沒有一題跟今年高考一樣,不過劉一辰還是用心去寫這篇作文。 一氣呵成,一篇作文就寫好了,劉一辰不用數也知道字數超過了800字,大概是在1000字左右。 “卷面整齊、字寫得漂亮、語言又優美,閱卷老師70分作文分數要是給低于60分就是沒良心。”劉一辰看了一下作文卷面,暗自嘀咕著。 到了現在,他寫字與當初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說是學校寫字最漂亮的一點都不為過。 至于滿分作文,這種主要是看閱卷老師的心情和胃口,要是心情還可以、又符合他的胃,那么就有希望滿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