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燕趙邊境,易水河畔,一支五百余人的隊伍正在準備度過易水河,由趙國進入燕國。 而在這支隊伍的對岸,也有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正在等待著。 “對岸可是秦國使者,燕國太子奉燕王之命,特在此等候?!? 在對岸等候的正是燕國迎接使者的隊伍, 而他們迎接的,正是借道趙國而來的秦國使者。 聽到對岸燕國來人迎接,秦國使者隊伍內,一員年輕小將打馬出陣,回應對方: “我乃秦國校尉韓信,率領護衛護送秦國使者入燕, 請燕國太子稍候。” 互相告知身份后, 兩人打馬返回,對面的燕人向后退卻一里等待,秦國使者的隊伍則開始有序渡河。 “燕國太子丹,奉燕王之命迎候秦國使者?!? 秦國使者的隊伍過了易水河,停在了燕國前來迎接的隊伍前,負責此次迎候的燕太子上前拜見秦國的使者。 “燕丹,當初不辭而別,為何連一封書信都不曾寄過呢?” 聽到這熟悉的聲音,燕丹的內心頗為復雜,這個人,他已經認識了近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來,每當夜深人靜,心中苦悶的時候,都會憤慨老天的不公。 為何嬴政身邊能有如此人物,而自己沒有,為何嬴政可以坐上王位,而自己還在他國為質,為何自己心中的抱負無法施展,為何自己只能在這無人的小院中獨自飲酒澆愁, 為何…… 從為質趙國,再到秦國,他蹉跎了數十年的時間,原以為從秦國逃離后,終于可以招攬天下英雄,一展心中的宏圖霸業,再也不用羨慕嬴政了。 直到馬車中的人出聲之前,燕丹的內心都是這么想的。 “一個落魄而逃之人,有何臉面同昔日故人聯系。” 燕丹讓自己盡量表現的很正常,在他國為質的那些日子,是他這輩子都不愿再回想起來的記憶。 “故人,看來也僅僅只是故人了?!? 燕丹聽出了馬車里的人話中隱含的意思,但他只是沉默以待。 “既然只是一個故人,那也就不必再見面了,直接出發吧?!? 聽到馬車里的人如此態度對待,陪同燕丹前來拜見的幾名侍從臉上都露出怒容。 燕丹以燕國太子的身份親自前來迎接秦國使者,這是很高的禮遇了,現在你一個小小的使者,竟然如此無禮, 連面都不露,簡直是欺人太甚。 “一切都按先生的意思。” 燕丹攔住手下人,仿佛一點都不在意馬車里的人的無禮舉動,告退一聲后直接帶著隨從離開。 “夫君這么對他,就不怕他心生怨恨?” 燕丹離去之后,馬車內有一道女聲響起。 “我無論怎么做,仇恨的種子早已在他心中生根發芽,既然結果已經注定,為何還要想著去挽回呢?!? 馬車內,此次代表秦國出使燕國的東方曜,透過馬車的車簾,注視著遠去的燕丹,有些感慨的說道: “昔日的少年情誼,已經被時間和家國沖刷殆盡,剩下的只有仇恨了?!? 陪同東方曜出使的焰靈姬不明白這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但是她也能感覺得到,剛剛的燕丹,和之前在咸陽城的燕丹完全不一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