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藝術是來源于生活,生活包含了每一個人。 受限于這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底層的人生活質量很差,可以說忙碌半生,勉強混個溫飽,這還是經過嬴政進一步改革后的秦國,其余六國的民眾,很多連溫飽都混不到。 和這些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人不同,早已實現財富自由的上層勛貴們,不必每天為自己的肚子辛苦勞作,自然就空閑出大把的時間,多出來的時間肯定是要打發掉的,不然內心是會空虛寂寞冷的。 所以,即使處于這個生產力水平低,戰爭不斷的時代,這些上層勛貴的現實生活依然是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是愉悅充盈的,這樣的現實即使是在秦國,也是同樣存在的。 靠著軍功登上高位的,和那些舊的勛貴沒有兩樣,他們都不會關心底層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即使自己從前也和他們過著同樣的生活。 戰國七雄,幾乎每個都進行過改革,諸子百家之人,也都各自向七國的統治者們陳述自己的治國理念。 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對于治國的理念也是不同的,但是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改變這個時代的現狀,只是東方曜想要改變的更多一點。 改革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讓國家強大起來!為什么要讓國家強大起來?是為了讓人民安居樂業!那怎么才叫安居樂業? 那這就個人有個人的理解了,法家主張嚴刑峻法,每個人做自己該做的事,好好的種地打仗就行了,其它的不要多想也不要去做,否則就是斷手斷腳。 儒家則是主張以禮法約束民眾,不同的人因地位的不同,禮法也是不同的,具有濃厚的等級觀念。 道家又不一樣了,無為而治四個字已經能夠說明一切了,少管點事,順其自然就行了。 其余如墨家、名家等,也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無一例外,他們都沒有完全考慮過,設身處地的,真正的為占絕大多數的底層人民想過。 國家為什么要強大起來?是為了讓所有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國家又該怎樣才能強大起來?是要這個國家的人民一起努力奮斗才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