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北衙禁軍在嬴政的設想中,是要打造成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所以,在不僅僅在士兵待遇上是最好的,武器裝備也是最頂級的,可以說有些不計成本了。 北衙禁軍共有戰兵兩萬,其中重裝騎兵有三千,其余皆是輕裝騎兵。 輕裝騎兵的鎧甲以明光鎧為主,相比于秦軍現在主流裝備扎甲,明光鎧的防護能力更加的強,但是同時成本也是直線上升。 而相比于輕騎兵,三千重裝騎兵的除了騎士裝備重裝鎧甲外,戰馬也是全身披掛馬鎧。 在武器上,兩種騎兵都裝備有兩丈長的騎槍,同時還有仿照唐橫刀打造的秦刀,以及經過改良的更加適合騎兵的秦弩。 裝備如此精良,騎兵的負重就會增大,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騎兵的戰斗力,北衙禁軍還有專門組建的后勤保障部隊,這支后勤力量除了人數較多外,還實現了全騾馬化,既保障了騎兵的作戰能力,又能夠發揮騎兵最重要的機動能力。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強大的國力上的,沒有巨大的財力物力的投入,不要說這些裝備了,就連戰馬都不一定能夠湊齊。 整個北衙禁軍加上后勤,人數也沒有南衙禁軍多,但是花費的金錢卻是南衙禁軍數十倍,整個北衙禁軍可以說就是用金錢堆出來的。 而能夠讓嬴政花這么大代價組建這樣一支軍隊的原因,是因為三樣不怎么起眼的,卻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小發明。 這三樣發明是:高橋馬鞍、硬質雙邊馬鐙以及釘在馬掌上的馬蹄鐵,尉繚進入營地內就是因為看到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這兩樣新事物才會好奇發問的。 而蒙恬也早已將這三樣裝備擺放在尉繚的面前,在尉繚上手查看的時候,向他簡單介紹了一下這三樣的作用。 “先生手上拿的,我們稱它為高橋馬鞍,它和先生旁邊的雙邊馬鐙一樣,都是能夠幫助騎士在馬上更好的作戰,騎兵的訓練也不再如之前那樣困難,對于擴大騎兵規模,提高騎兵戰斗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蒙恬的介紹下,尉繚也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匹裝備這種馬具的戰馬來,然后想象一下自己騎在這匹戰馬的情形,點頭認同了蒙恬的說法,這兩樣器具的發明,對騎兵來說,不亞于神器一般的存在。 “至于這一個,對騎手來說是沒有多大關系的,但是對戰馬,它的意義不亞于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