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這樣千絲萬縷的關系,莫要說在侯府了,就算是到了圣上跟前,人家外祖父舅父也是有資格問上一兩句的。 至于態度,顧宏允確實有點過了,可偏生張氏給道歉了,寧順候只能見好就收,總不能非得讓大舅兄磕頭認錯吧? 就算知道人家兩口子唱的雙簧,你也只能認了。 氣氛總是莫名的緩和了,張氏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今日家中不安寧,婆母也聽了一二,妹婿也知道老人家便就愛多想,這不眼巴巴讓我來道歉來了。”轉頭看向顧氏,“我這個小妹在家中嬌慣壞了,若是有什么做的不對的地方,還望妹婿多擔待著點,這么多年的夫妻了,小妹的為人想來妹婿心中也有數了。” 若是寧順候他們剛成親的時候,長輩的高高在上提點一兩句自是無可厚非,如今孩子都這么大了,也只能好話哄著,這夫妻總也得做下去。 在內宅婦人看來,人家父子別說沒什么了,就算真有什么矛盾,哪里有什么仇恨。能讓寧順候賭氣不管的,自然就是因為顧氏了。 不管怎么說,娘家人的態度在這擺著了。 侯府同相府結親,自就是門當戶對,誰也不必比誰矮一截,可人家各司其職各安其份,不必開口指責一句,只比較著,依舊能讓寧順候覺得顏面盡失。 縱然心中有千般不愿,此刻也不能說半個不字。 大舅兄怒氣沖沖的來了,不過是因為朝堂的事,是男人之間的事。 兄嫂前來是說著家常,可是人家半個字沒提你內宅事物,你若主動提出來,那是你一個大男人掉分。 這么一比,侯府的滿地雞毛,而寧順候便就是雞毛。 張氏說了幾句好話后,這才同顧氏又閑聊了家常,今日是來探望喬故心的,自然要帶些東西。可人家相府禮數周全,給喬故心帶了東西,還給庶子庶女的們帶了,人原話是這么說的,“婆母許久沒見孩子們了,甚是想念,讓我帶了東西好讓孩子們得了空常去坐坐。” 全程沒提一個庶出的字了,原本,庶出的孩子只有一個母親那就是顧氏,侯府也只有一門正兒八經的親戚,那就是相府,其余的人,算什么東西? 溫和的,端起了高高在上的架子。 寧順候在旁邊如坐針氈,終于下頭的人有事情稟報,寧順候趕緊出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