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全家任務分配明白了。 高興的高興,擔心的擔心。 頭回當家庭煮夫的朱五六舍不得媳婦兒一個人往城里去,任憑孫佩芳說進城有地住,有錢掌柜家照應那都不好使。 紅眼圈的朱五六得找借口把大屋騰給淘氣包子們。 他拽著孫佩芳卷著被褥子往偏房去。 將愛意轉化為動力,和媳婦兒疊羅漢、說悄悄話。 幾日下來,家里的孩子們在周歡的指揮下成了主力軍。 茅房就是他們的戰場。 她不是帶回來了很多草藥嘛。 走時候吳又仁給她一包一包分開用油紙包好,上面寫了藥名。 周歡認字,一個一個的教給了妹妹們。 這個是板藍根,這個是連翹,這個是藿香。 雪地上的字跡又大又清晰,墊腳站在墻根下的兩個妹妹看的很是方便投入,又能認字,又能看藥。 雖說這才剛開始,但小孩子的記憶力都是杠杠的,除了復雜一點的比劃外其他的很容易就能記住。 另外復雜的譬如翹字,還有藿字,這倆在雪地里留到了最后,喜寶和元寶走路都是繞著走的。 不能踩,多踩一下就跟多加了一筆似的,該看不清楚啦。 “姐,這藥都要磨碎嗎。”喜寶仰頭問道。 搗蒜缸里面全是藥味。 周歡嗯啊了一聲,手里的動作也沒空停下,正撕紗簾呢。 當初,他們姐弟來這兒的時候能帶的東西少之又少,家里值錢東西都賣了湊了錢給爹娘置辦棺材又剩下一些當路費。 倆人沒有車就路上招手順道的借個腳,得給錢。 晚上雨水大,求著借宿在別人家,也得給錢。 到了這姐弟倆沒有一文錢,就剩下個一人一個包袱,夏冬衣服各兩件。 幽州嘛,四季不分明,春秋衣服只有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家庭才有,他們倆撈不著。 衣服是指定不舍得剪裁的了。 但外面這紗布包要不要都無所謂了。 正好它能透氣,周歡很需要這個。 “來,別搗成粉末子該漏了,把鑿好的碎末往這里放,看著沒,一次一小把就行了,元寶手小得兩把?!? 喜寶和元寶點點頭,小心翼翼的把草藥放在了四四方方的紗布上,別看就五個小方巾,姐妹倆放的很認真,用眼睛、用心去量。 五個包來回倒騰好幾遍,家里沒有小秤砣,得靠手感均勻分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