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比你們這些文物販子排面大多了!” “這......” 港澳來的文物販子王老板, 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文物商店的, 腦海里一直想象著全國各地的可出售文物匯聚一起,那可是多么震撼的場景。 這次北上收購文物算是徹底失敗了,現在也知道了具體原因,對自己的老板也算是有了交代。 王老板就來到碼頭想要坐船回到港澳,可是在碼頭卻看到了更加震撼的場景,猶如洪荒巨獸一般的十萬噸貨輪,三三兩兩的停靠在碼頭,碼頭上的工人露出黝黑結實的皮膚,欣喜的缷著一包包的東西。 王老板向遠處看去,發現有更多的“洪荒巨獸”,沿著海岸線向著北方航行而去。 王老板疑惑的看向一旁的工作人員,“同志,這裝卸的都是什么東西!” “糧食!”聲音里透出無盡的安全感和幸福。 “這......”王老板和排隊上客船的行人,都是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經常往來內地和港澳,他們當然知道糧食代表著什么,所以就沒有再多問,心里已經有了大概得猜測。 上了客船之后,王老板再次看了看碼頭上卸糧的貨輪,看到了貨輪掛著的旗幟,這才發現竟然是港島的海運公司“蘇氏愛德”。 ...... 想要蓋一個博物館,就要提前選一個優質的地塊,現在自己的蘇氏地產手里就有好幾塊中環的優質地塊,所以并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只是還沒等到蘇氏地產拿出建設規劃,內地的古董和古董專家就已經陸續來到了港島。 慶幸的是蘇寧當初在建造三十八層的蘇氏總部大樓的時候,為了以后收藏黃金,特意建了一個超規格的金庫。 將所有的古董都放入蘇氏總部大樓的地下金庫,只需要等著博物館建造好了,再把新些古玩展覽出去就行。 自己賬戶上的財富逐漸變少,都換成了珍貴的古玩,蘇寧反而更加開心了,因為終于給自己的蘇氏集團降下了溫度。 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公司發展遲滯很危險,同時發展太快也會面臨崩潰的危險。 隨著時間的流逝,蘇氏集團慢慢成為“洪荒巨獸”,蘇寧必須做到真正的掌控,而不是被下面的人架空。 蘇寧的動作這么大,很難逃過有心人的觀察,匯豐銀行就是最先察覺到異常的,畢竟蘇氏集團的賬戶就設在匯豐。 然后港島的英資洋行也就知道了蘇寧的大動作,一開始他們以為蘇寧又要對他們旗下的資產有行動。 等到他們知道了蘇寧的真正操作,卻是在背后嘲笑起來,發現是虛驚一場之后,猜測蘇寧賬戶上沒有太多資金了,他們逐漸放松下來,然后趁著股價大漲,慢慢的開始套現,繼續投入到其他的投資。 一直盯著英資洋行的蘇寧,看到他們依舊死性不改的要小動作,就暗中收購股份,很快自己的手里就有了一千萬股的九龍倉的股票,和記洋行也有不到一千萬股,就連會德豐的股份也持有八百萬股。 直到這時英資洋行們才察覺到異常,這就像剛脫褲子還沒來得及行動,就被蘇寧在背后打了一悶棍一樣的憋屈難受。 英資洋行何曾吃過這么大的虧,都想要報復蘇寧和蘇氏集團,只是他們現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看上去還是一個高貴的“貴族”,其實剩下的都是花架子,這也是大企業的通病,他們靠玩魔術的手段經營。 十個盒子里只有七個有資金就很不錯了,他們暗中掏空三個盒子里的資金,到處變換著欺騙股民。 這樣一來他們就特別虛弱,很容易在股市上受到狙擊,七八十年代的包玉剛和李嘉誠就是這樣得利的。 英資洋行被蘇寧狙擊的欲生欲死,無奈之下只能求到了港督柏立基面前,終于吐口可以考慮答應蘇氏集團的收購了。 ...... 對于糧食生意,蘇寧早就垂涎已久,只是太過于敏感,蘇寧就一直有些猶豫不決。 大家普遍認為,石油和黃金才是國際上的硬通貨,其實糧食才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 雖然糧食很重要,偏偏它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存在,畢竟投入大產出少的特性,總是被商人忽略。 市場決定一切,就導致商人的眼光總是盯在回報大的產業,他們更喜歡追逐股市,輕松的就能收割“韭菜”。 “蘇寧,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做糧食生意? 咱們一起努力做世界糧商巨頭!” “呵呵,好啊! 你有沒有什么具體計劃?” “我在北美和南美一些糧食主產區有很多關系,能夠拿到很多低價的糧食!” “哦?那你應該把他們拉進來一起做生意!” “是的!我也是這樣考慮的! 不過,你一向不喜歡和別人合伙做生意,所以我就提前問問你的意見。” “嗯!糧食和其他的生意是不一樣的,一般人可玩不轉! 所以多拉一些合伙人是必須的! 還有就是我投資糧食生意,投資不會太大,股份也不需要太多,兩成股份就行!” “這......蘇寧,你怎么如此保守?” “米歇爾,真不是我保守! 是糧食生意太重要,我一個人玩不轉,要不然我早就自己做了! 所以我只能做一個普通的股東,平時也不過問具體經營。” “呃?行吧! 我還以為你能像其他生意那樣,當一個控股人呢!” 人貴有自知之明,不是垂涎什么,就一定要占為己有,那樣是很危險的。 糧食生意太敏感,決定了一個國家命運的生意,蘇寧再眼饞也不會輕易涉足的。 現在主要是看在米歇爾這段時間,幫了自己大忙的緣故,只是做個不管事的股東就行。 ...... 中環的私人博物館,蘇寧準備地下建造三層的地下空間,地面十六層高。 主要原因就是香港寸土寸金,在中環找一個特別大的地塊不容易,既然橫向面積不能太大,那就只能向上方空間擴展了。 等到設計圖紙出來之后,建筑公司開始動工的時候,港島居民都知道了蘇寧要在中環建造一個私人博物館的事情。 知道消息的人無不驚嘆蘇寧的財力雄厚,然后想到以后就有一個好去處,感到非常的驚喜,然后對博物館紛紛期待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