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船一路劈開滾滾黃河水,帶著劉峰等人來到了洛陽渡口,也來到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這一次我們要陪著王妃去拜祭弘農王,不過此時弘農王是被安葬在了趙忠的墳冢之中。 這卻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那趙忠在當年的十常侍之中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和張讓一同被先帝稱之為阿母阿父。 乃是先帝最信任的人之一。 兩人少年時都在宮廷中做事,桓帝時任小黃門。” 在上岸的那一刻,陳宮就開始給劉荏等人講解起來如今他們要面對的那些信息。 “趙忠能夠走到那一步,倒也不能說全然都是運氣,他的實力同樣不可小覷。 當年的跋扈將軍之名想來你們也是聽過的吧!” “這是自然,跋扈將軍梁冀接替父親梁商為大將軍,襲爵乘氏侯。 當年順帝駕崩,梁太后臨朝,乃操權柄,百僚莫敢違令。先后立沖、質、桓三帝,專斷朝政近二十年。 就因為質帝說了他一句跋扈將軍,便被此賊一杯鴆酒毒殺! 可為跋扈至極!” 劉荏等人年紀雖小,但是這點事情還是很清楚的。 “而趙忠等人能夠崛起,便和那跋扈將軍脫不開關系! 當年趙忠因為參加誅殺梁冀功封都鄉侯,可謂是當初宮中老人了,只不過后來因為群臣反對加上他本身也不干凈。 所以在延熹八年黜為關內侯,食本縣租千斛。 直到先帝登基之后,張讓、趙忠一起升為中常侍,封為列侯。 之后便與曹節、王甫等人內外一氣,等到曹節死后他也就順理成章成為了大漢的大長秋。 真正做到了位高權重。 那些年他依仗先帝需要用他們來權衡朝堂和那些清流之輩,可是沒少干他不該干的。 接著賣官售爵的路子,他撈得比先帝都多。 惡事做盡之后,直到中平六年,先帝駕崩,中軍校尉袁紹勸大將軍何進下令殺宦官以得民心。謀劃泄露,張讓、趙忠等人乘何進出宮之際,假稱太后詔召進。 然后在宮中,將那位大將軍亂刀砍死,并且張讓、段珪等矯詔,用故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代替袁紹,并少府許相為河南尹。以為從此便可以高枕無憂。 殊不知就是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當初還未曾徹底發跡的袁本初和曹孟德等人。 袁紹一聲令下,大軍直接沖入宮中徹底翻臉開始了屠殺。 那一夜皇宮之中血流成河,不知道多少宮人死于刀兵之中,趙忠自然也不例外。 之后...他的墳冢那也是草草埋葬,算是得了個結果。” 陳宮說到這里的時候,也看向了一旁的劉荏,眼神帶著些許鼓勵,似乎是讓他將自己心中想說的話說出來。 “...趙忠罪大惡極,死不足惜。 只是弘農王乃是皇家血脈,更是曾經被先帝委以大漢之任,這等人物怎么可以和趙忠這等亂臣賊子同在一墓之中?” “這是陛下的命令!”陳宮雖然這般說,但是臉上那笑容完完全全就是在告訴劉荏,“說得非常好,繼續說!” “就算是陛下之令也是一樣,當年陛下在身不由己難免是那董賊假陛下之意。 再者,我等身為大漢臣子,定然是要規勸陛下撥亂反正。 若是眼看弘農王受此屈辱而默不作聲,那當真是枉為人子,小子更是枉為大漢子民,愧對大漢列祖列宗!” 這些話劉荏說的十分激動,他是名正言順的陸城侯世子,算起來那位弘農王和當今的陛下都是他的堂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