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壞了民心便是其三! 一個人得罪了朝廷,敗壞了民心,最后還站在了世家豪族的對立面。 你們且告訴我,他的活路在哪里?” 聽到了劉峰的話語之后,便是之前那個昂首挺胸的家伙都忍不住縮了回去。 看到沒有人再繼續自作聰明的反駁什么了,劉峰這才繼續說了下去。 “董卓為了鎮壓百姓,以嚴刑統治,對誘降后的叛民施以割舌頭、斬手足、挖眼睛、活煮,如果還沒弄死的,就放血混著酒一起喝。 到了后面,他的膽量也越來越大,除了對百姓對手之外,看到了世家豪族不肯出手,便開始對世家豪族也下了殺心。 百姓不能逃,世家卻可以,大量的世家子弟逃入漢中乃是益州避禍,讓三輔失去了第一批治理之人,愈發混亂了起來。 等到那些世家豪族也走得走,慫的慫了。 那董卓的最后一步也就開始了,因為刺殺之事此起彼伏,他將屠刀對準了朝中官員。 這是董卓又一次破壞規矩的開始。 殺得挺痛快,很多人看著也很痛快。 只不過可惜的是,他前腳殺,卻不能后腳補上....這一點你們誰能告訴我為什么!” 這一次剛剛那個咋咋呼呼的家伙沒有站出來,反倒是另一個年紀最大的上前一步。 “殺戮朝臣雖可以快速鎮壓朝局,也能夠借機收攏不少好處,但卻有一個最大的問題。 那就是殺戮朝臣過甚便會讓天下人心中生懼! 雖然可以說人人向往仕途朝堂,但卻也不盡然。 聽聞當年武帝時期,也曾因為武帝覺得丞相辦事不利,遂接連罷免乃至斬殺當朝丞相。 連連更換丞相不但讓朝局愈發混亂,最重要的是,讓即將擔任丞相之人也是瑟瑟發抖,幾欲昏聵! 這便是人之本性,趨利避害! 所以董卓殺戮朝臣非但沒有讓那些阿決定殺他的忠貞之輩感到害怕而放棄,反倒是讓大量準備報效朝廷的人而放棄。 也就是那個還是,朝中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 大量的郡縣無人治理,朝中的職位大量空缺,這或許就是三輔之亂進一步失控的原因。” “嗯....孺子可教!”劉峰看著面前這個小家伙第一次露出來了笑容,只不過他仍然沒有問此人的姓名如何。 “多謝先生夸獎...” “夸獎?你若是這般說就可以滾回去了,你們能夠出現在我的面前,最起碼也證明了你們的天賦不錯。 若是說出來這些東西都要一句夸獎,那不如趁早離開就是了!” “....小子明白!” “這三輔之亂起源于董卓,最初的原因是他破壞了規矩,但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則是因為王允的猶豫不決! 王允在誅殺董卓后也清算一堆董卓的黨羽,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可他偏偏又是一個反復無常,猶豫不決的性子。 最開始的時候王允為了肅清董卓余黨,為朝中眾多臣子還有那位陛下出一出心中的惡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