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尤其是當這個時候,有外戚混到了大將軍或者干脆混到了丞相的這個位置上,那簡直就是要了命了,這就是妥妥的專權。” “先生是在影射霍光之事?” “算不上影射,也不僅僅是霍光,沒有人會說當年武帝做得不對,可這前人做的所有事情,在后人那里都會得到一個不同的結果。 這里面的恩恩怨怨說實話,沒地說,也沒辦法說。 只能說是各有各的緣法,各想各的辦法。 所以哪怕是到了太祖那一脈的后期,丞相制度也實在是干不下去了,因為大家都明白,這玩意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保證自己的初心的。 在皇帝眼中也受不了啊,你不篡位,你總是在這里憋著我,那我也受不了啊。 所以取消了丞相制度,從而換成了后面的三公九卿制度,然后這個制度就一直用到了如今。” “同樣也是因為皇帝并不需要這么一個位置去時時刻刻為自己代勞了,太祖之后這諸多皇子及其皇裔也都開始從小受到教導。 這治理天下的本事,自然也是會的。 那么這么一個位置也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有害無益的東西。 廢除倒是合情合理。” “的確,當然廢除和整改的這個過程也是很長的。 這一段時間,在朝堂之上基本上就是以三公九卿制度為主。 在朝堂官職雖然沒有明確的品級劃分,但是有一個高下之分。 最高的是太師,太傅,大司馬。 這三個本稱之為上公,這個時期的上公不僅僅是虛高的職務,那是真的有權利。 能夠得到這個位置的人,一般還會在官職之后單獨給他們加上獨特的權利,比如大司馬一般配套的還有一句,督內外諸軍事!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因為權力實在是太大了,皇帝放心不下,基本上屬于常年空缺狀態。 之后更是因為和大將軍之類的官職有很多沖突的地方,也就慢慢消亡了,只不過這個過程十分的漫長。” “嗯,大司馬當年的確是在大將軍之上,難不成這么多年又要出現了...”此時劉備心中想到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情,“袁紹已經成為大將軍了,若是曹孟德有所想法的話,這...倒是個好算計。” 對于劉備的這種想法,劉峰并沒有搭理,他只是繼續說著自己的事情。 “三公九卿之中的三公也有不止一個版本,但是我們基本上最常見的就是太尉,司徒,司空。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太尉管天,司徒管人,司空管鬼....不是,管地!” 劉峰看著對面的這個家伙臉色都變得很詭異了,也有是一陣咳嗽。 “不過這個說法就有些....不是那么的準確。 一般我們按照職權去說,太尉在三公之中的地位也是最高的,因為他管的是天下之兵馬。 包括內外的諸多兵事等等,這是帶兵的。 而司徒管理的則是官員,無論是地方還是朝堂所有的官員總主管。 至于司空嘛,他并不是所謂的禮法,他真正管的是類似于天下災情,天象變化,各地建設。 比如某個地方出現了大洪水或者是地震了,這都要把司空弄下去平息一下子。 所以這三公之中一個地位超然,一個權利超然,一個....速度超然。” “哈哈,這說法日后倒是可以記錄成冊,然后教導后人!” “還沒說完呢,剛剛這些只是我們的理想狀態下...” “理想?” “當然,實際上并非如此的。”劉峰也是輕笑一聲,“畢竟他們的出現是為了取代那個權力過大的丞相。 你讓他們這么做,說實話那權利同樣不小,但凡有兩個人聯合在了一起,皇帝沒用了啊。 所以在三公之下還給他們安排了一個九卿。” “嗯...你繼續。” “其實吧,作為黃老之術起家的大漢王朝很明白無為而治這一套的根源。 那就是給縣官找一個合情合理的現管,比如當年他們給自己找了一個丞相。 當沒什么問題的時候,讓丞相去做所有的事情,為這個王朝出人出力,奮斗一生。 當問題出現的時候,那就把這個“罪魁禍首”弄下去,然后天下大吉,從新開始。 但一個人的現管終歸還是不太穩妥,所以在將那“丞相”一氣化三清之后,也同樣將現管這件事情一分為九,做了一個類似于”...塔的形狀。 三公看似權利極高,但是實際上則是只有開會議事的權利,以及管理他們下面的九卿。 而且還是各管各的,三公管九個,一人管仨,公平合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