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41章 李萍上位-《血色復興》


    第(2/3)頁

    一切工業,農業生產均以基地的戰略方針為導向。

    接著民事系統由龔正主導召開會議,潘福明分管龔家灣基地的民事,不過有些心事重重。

    軍事特別會議繼續召開,從軍事方面李俊對前期的戰斗和戰役作了總結,其中的經驗和教訓總參謀部將會編著成教材,發放到各支部隊。

    接著李俊宣布,鑒于前政府毫無音訊,為了更好的管理和指揮,基地所屬武裝獨立成軍,名稱改為復興解放軍。

    成立復興軍軍事委員會,主席方劍,第一副主席李萍,第二劉彬,第三李俊,第四游韌。

    復興軍第一師駐扎上游二號基地,龍孔鎮,清溪鎮,師長劉彬,這次戰役后上游部隊統一劃歸一師,這樣一師實力強大,人數超過了五千,當然比部隊的標準編制還是缺了不少,不過有了師的框架,以后擴充部隊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復興軍第二旅駐地土富縣,編制三千人,旅長劉成,復興軍第三旅,旅長張斌,駐地大澤鄉和原兵工廠,各支部隊都安排了明確的負責方向。

    鑒于機動作戰取得的巨大成功,擴充快速中隊為機動團,團長張大常,基地的兩輛裝甲車和上游張大常分得的八輛裝甲車全部劃歸機動團,再以基地改裝越野車組成機動團的主要裝備。

    撤銷原高炮部隊,分散到各支部隊,增加火神炮數量同高炮一道作為各支部隊的火力支點。

    成立岷江艦隊,劉成兼職負責,副隊長為武俊杰,前期搜集和改裝船只,培訓水兵,艦隊的主要方向為江城及上游地段的攻防和物質搜集,同時特戰隊一部分加入艦隊作為艦隊陸戰隊使用。

    增設特種中隊,主要負責電子通訊和無人機偵查,衛哲擔任隊長。

    女子中隊原有三百人,從上游帶回五百人,保留五百人的編制歸李萍直接指揮,蘇榕擔任副手,其余的女兵充實到各支部隊擔任通訊,衛生員等職務。

    擴大基地軍校的規模,方劍依然掛職校長,高志軍專職副校長,所有基層軍官均必須參與軍校培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