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成為華胥部落族長之后,伏羲開始頻繁地與其他部落接觸。 他從玄誠子那里學到了貨幣和交易的知識,以此作為工具和四周的部落建立了聯系。 在見識了五谷、五畜、漁網、獵網、棉花、蠶絲等產物之后,其他部落的族人全都眼紅不已。 豐衣足食! 這是所有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的景象。 而在此之前,這是她們從來都不敢想象的! 食物,是要去野外采集和狩獵得來的! 而眼下,伏羲卻帶著華胥部種種地,養養牲畜就真真切切地做到了豐衣足食。 這要是我們也能像這樣的話……就是不知道這個華胥部的男族長愿不愿意。 伏羲自然愿意。 在見識過遼闊的天地后,他的理想已經演變為造福整個人族,改善全體人族的生存環境,而并非只限于某一地,某一部落。 …… 時光飛逝。 轉眼間,伏羲已經當任族長百余年了。 因為跟隨玄誠子修行的原因,伏羲的容貌定格在了中年時期,看上去氣度不凡,華貴中隱含一絲威嚴。 在他的領導下,華胥部落飛速發展,將四周大大小小的部落收服,最終一統人族,并定都陳地,開始大力推廣婚配制度,分配姓氏,圈養五畜,播種五谷,定禮樂、興漁獵…… 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縷縷散亂的人族氣運開始逐步凝聚,粗大如綿延千萬里的山脈,橫亙在南贍部洲上空。 …… 對于玄誠子而言,這短短百余年的時間好像一眨眼就過去了。 他始終待在濟水河岸邊的那座不大不小的道宮寶殿中,要么默默參悟大道,要么垂釣于滔滔濟水之上,要么就是和碧霄、龜靈來一場緊張刺激的飛行棋…… 伏羲在擔任族長之后事務繁忙,若是沒有要事的話,通常一年才會回來一次,一次住上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和玄誠子探討一下建設、改良人族社會的問題。 他發現無論自己成長了多少,無論人族發展的有多迅速,每當遇到難以抉擇的問題,他的老師總是能夠給予他新的指引。 這一日伏羲剛離開沒多久,多寶、玄都、廣成子等十數位師弟、師妹一同到來,一看就是約好了的。 玄誠子將他們引入靜室內落座,一邊煮茶,一邊詢問眾人來意。 似這般齊齊整整的到來,肯定是有事情發生。 一問之下,果然如此。 眾人此行既是來探望他這個大師兄,同時也是來看玄誠子是怎么教導伏羲成為人族天皇的。 人族要立三皇五帝,除了天皇伏羲外,其他的都是應運而生。 屆時勢必有許多頭角崢嶸之輩降世,誰能成為三皇五帝還說不準! 是以想要三皇五帝之師的功德氣運,就勢必要廣撒網,爭取把每個頭角崢嶸之輩都收入門下,悉心教導。 換句話說,在伏羲證為天皇之后,多寶、廣成子、玄都他們這些人就要開始在人族物色弟子,努力將其培養成三皇五帝。 所以他們這是偷教案來了! 玄誠子也沒有隱瞞,將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盤托出。 多寶等人聽完就愣住了。 這好像也沒教什么,但又好像什么都已經教了。 最重要的是,這種教學方式他們好像也復制不了。 別的不說,單是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帶著弟子游遍南贍部洲這一點他們就做不到。 那是先天至寶混沌鐘的力量,他們是羨慕不來的。 于是他們只能先總結一下這百余年間伏羲都做了哪些事,這一總結真真不得了。 伏羲在人族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幾乎可以說以一己之力讓人族從一個分散的游獵文明的母系社會,一舉進化成了農耕文明的封建集權社會。 而這一切都在短短百余年內完成的,發展建設的速度堪稱恐怖。 那么問題來了,伏羲做得這么優秀了,他們日后教導的弟子該如何做,才能證得三皇五帝的果位? 更重要的問題是,而今伏羲依然沒有證道天皇。 他依然要努力地為人族做貢獻。 雖然他沒有修仙,但光是功德護體,再活個百年也一點問題都沒有。 一百年都已經把人族建設成這樣了,要是再來個一百年的時間,人族得發展成什么樣啊? 到時他們的弟子要做什么才能及得上天皇的功績? 怎么去證地皇、人皇和五帝? 一想到這一點,眾人便是一陣郁悶。 有些心思活泛的已經開始動腦筋了。 只見多寶語重心長地望著玄誠子道:“大師兄你之前不是教過我們一句話嗎,就是做人……做人什么來著?” 玄都提醒道:“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對,就是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多寶望著玄誠子,誠懇地道:“伏羲大神也該歸位了,大師兄您就行行好,給我們留條活路吧。” “是啊,大師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