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消息剛剛被帶到源氏家族,陸戰(zhàn)營的士兵就把這里包圍了,然后源氏家族就此成為了歷史。 奪取下來整個九州島之后,大明帝國的軍隊并沒有著急著向其他的地方去進攻。 一來是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幾個忠于大明帝國的扶桑人,來為大明帝國治理這些地方。 第二個是為了讓扶桑的天皇反應(yīng)過來,召集足夠多的反抗力量,進而大明帝國可以將其一次性全部消滅。 如果這些不安分的家伙分散在各處,對今后的統(tǒng)治就是一個不小的危險,就算他們無法造成國土的分裂,但鬧出任何不愉快的事情,都是他們前期工作做得不夠好。 凡事都要往前走,在前面去掉這些人是最簡單的方式。 強大的艦隊在扶桑沒有用武之地,不過為了保證遠征軍的安全,還是留下了十艘戰(zhàn)艦,在海岸線旁邊有隨時對扶桑的海邊城鎮(zhèn)進行武力打擊。 另外的5艘戰(zhàn)艦則是與一千名陸戰(zhàn)營士兵前往琉球群島,對這里的島鏈進行布防。 大明帝國的海軍和陸戰(zhàn)營士兵對琉球島鏈還是比較熟悉的,畢竟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在這里搞建設(shè)和巡航了。 時隔五百年,還算不算滄海桑田,大部分的海岸形狀都是有跡可循的,不過為了防止事故,他們還是較為小心的。 琉球這里也就是一群土著而已,這里的人本來就對華夏文明無比的崇敬,不像是扶桑人那樣頭生反骨,雖然表面足夠恭敬,但暗地里沒少給中原制造麻煩。 無論他們對中原王朝表現(xiàn)的多么恭敬,自古以來,倭亂從來沒有減少過。 他們對華夏人的傷害是一直都有的,所以就算是現(xiàn)在蕭升對這個民族進行覆滅,也是有著充分的理由的。 那些士兵執(zhí)行起來,不會有絲毫的抵抗心理。 但是現(xiàn)在大明帝國在南宋時空這邊建立起工業(yè)基礎(chǔ),需要大量的可以無論生死使用的勞力。 這些扶桑人就是很好的人選,所以大明帝國對其采取的政策并不是殺光,而是部分賜予大明帝國百姓身份,大部分淪為奴隸,通過贖罪來重獲新生。 在完成對琉球群島的改造建設(shè)的時候,同步進行的還有對澎湖布政司的建設(shè)。 大明帝國建造了二十艘戰(zhàn)艦,本以為多少會有點用處,但實際上,只是作為士兵的運輸船而已。 龐大的艦載巨炮,沒有得到很好地利用,甚至臨安城的大門也只是用了一炮就轟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