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這句話,盧象升直視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說道:“大明需要的是能征善戰地將士,而不是只能觀賞,靠喂食存活的池魚!” 這話明顯帶著一種侮辱地味道了,尤世祿也是武人出身,聽到這話差點直接發怒,但卻被孫承宗出言打斷了。 “建斗所說不錯,大明需要的是將士,不是池魚,諸位,我們一起到外面清查一下,免得不認識自己的部將。” 孫承宗說出這番話,明顯就是要支持盧象升的做法,其它諸將雖然心中惶恐,但此時也只能跟著出去。 審查的過程非常嚴謹,一人一名,戶籍查證,一絲不茍,看得孫承宗直點頭。 而旁邊觀摩的諸將則是有些人開始冒汗了,因為這么審查,不可能存在有錯漏,最后查出的人數,就是一個實際人數,容不得絲毫的作假了。 “按察使,有些人的名冊因為在戰爭之中遺失了,那些人該如何處理呢?”祖大壽來到盧象升跟前說道。 盧象升回道:“以武藝考核,若通過,則重新編入名冊,但只發兩月之餉,之后如常。此次核查兵員數量,皆是重組之數,以往兵部所存名冊在之后都會廢除,以本次核查人數為準。” 他這番話算是給了這些人一個機會。 只要找到一部分人作為缺員的補充人數,就可以減少到時候清點出來的吃空餉的份額,進而降低自身的罪名。 于是祖大壽等人紛紛去派人把一些家丁奴仆都喊過來,以名冊丟失的名義進行考核,編入軍戶之中。 這些人原本就是奴籍,自然也不會反抗什么,相反,平白得到了銀兩和土地,倒是讓他們高興不少。 盧象升并不是搞什么“水至清則無魚”的戲碼,而是在朱由檢的指示里,對遼西這些高級將領盡量不要搞掉他們,以罪名罰沒一些家產,敲打一下便可,非常時期,一擼到底是不行的。 當然,抓一兩個總兵或者參將作為典型處理,也是可以的,就看哪個將軍在士兵之中民怨最大了。 遼西官軍錯綜復雜,清查起來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的,發放銀子,重新丈量發放土地也都需要時間。 用了將近一個月的的時間,到了四月底,盧象升才完成了對整個遼西官兵的核查以及梳理,這還是建立在軍務兵團高效的工作水平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