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明銀行在五月一號正是開業了,在當天,一百萬枚大明銀元二十枚被卷成一卷抱起來,堆疊成了一座小山,這樣的場面,京城里的人感覺似曾相識。 果然,當戶部尚書畢自嚴親自出面宣布了皇家銀行開業的消息的時候,也就驗證了二大家的猜想。 緊接著,蕭升站了出來,宣布一枚大明銀元和十塊銀鈔的等價保值性,算是給了這次銀元發布一次強力的助攻。 之前發布銀鈔的時候,煌夏銀行通過對工廠和商戶的直接掌控,一舉穩定了銀鈔的價值,確立了銀鈔和白銀的等價性。 而后再通過市場流通,讓煌夏銀鈔在北直隸之內使用起來暢通無阻,如今已然成為老百姓常用的貨幣,銅錢幾乎絕跡。 甚至于,山西,遼東,山東,河南等周邊地區,也有不少地方已經推行開銀鈔的使用。 煌夏商會的商人行商天下,這煌夏銀鈔早就被各地的商賈所熟知,甚至不少商人熱情邀請煌夏銀行到江南去開設分行,以尋求流通的銀鈔,降低行商過程中銀錢的損耗。 如今銀鈔發行了七百萬兩,實際上收納的銀兩,連同剛開業時的保證金是六百萬兩。 沒有人覺得銀鈔會貶值,因為煌夏商會的牌子是整個北直隸隨處可見,如今更是有了“京津鐵道”這么一個明顯的“建筑”,沒有人會覺得煌夏銀行會缺銀子。 至少北直隸的人都不會覺得。 因此,蕭升直接出面開口確保了“大明銀元”和“煌夏銀鈔”的等價保值性,的確是一種非常有力的支持。 說起來,一個帝國銀行的信譽還需要一個商家去保證,放到現代估計不少人會覺得這是一個笑話。 但是大明百姓對當初的大明寶鈔可是禍害的不清,那是一種剛發行兩年就奇跡般地貶值十倍的貨幣。 當真是讓人苦不堪言。 所以如果當初是大明朝廷發布銀鈔,估計會直接黃掉,現在發布這種本身具有保值性的銀元,如果沒有煌夏銀行作為擔保,那估計也很難保持一個銀元等價一兩銀子的價值。 現在它的確是可以保證的,因為你可以憑借一枚銀元去到煌夏銀行換取十塊的煌夏銀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