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會議的第二項內容,則是確定了一個新部門的成立。 “煌夏商會秘書處” 蕭升明確地告訴這些高層,這些人的存在,是為了對他們進行監督,核查他們的賬目,做到商業上的統籌。 同時也有著糾察之權,對一些規定的條款如果有觸犯,那就按照商會的規定處置。 沒有人會懷疑商會對人員的處理能力,商會想要讓一個人消失,甚至比朝廷更加容易。 而眾人也都清楚,琉璃侯與皇帝之間的關系很好,說是第一寵臣也不為過,經常出入皇宮,對朝堂大事動向了如指掌,都傳言琉璃侯才是真正的內閣首輔,而內閣里那位,就是一個擺設而已。 秘書處成立的得到全票通過,大家都很支持,于是整個商會有了一個統管性質的組織。 這無疑是對商會的良性發展有著極其積極的意義的。 煌夏商會的產業遍布衣食住行各行各業,尤其是在順天府境內,幾乎每一座縣城之中,都有屬于商會的酒樓,茶館,布行,藥店,成衣店等等。 其中或許并不是完全屬于蕭升的,而是屬于商會之中其它成員的資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些店鋪是可以被統一管理的。 現在商會基本上可以決定順天府境內的物價,蕭升只需要下一道命令,京城很多人就會吃不上飯,當然,他不可能這么做。 不過,能夠做到這種程度,這意味著時機已經到了。 崇禎元年正月十五,煌夏銀行正式成立,宣布以一百萬兩白銀作為保證金,發放價值一百萬兩的銀鈔。 所謂的銀鈔,就是紙幣,面額分別是一塊,一角和一分三種,分別等價于0.1兩銀子,0.01兩銀子和0.001兩銀子,如果按照一兩銀子等價于一千文銅錢來算,一分錢的銀鈔就是一文錢。 為了讓大家確認銀行的能力,這一天,煌夏銀行直接把一百萬兩白銀,也就是37噸多的白銀堆放在了銀行門口。 一座銀山就這樣堆放在大街上,看得那些百姓眼睛發光。 這些普通百姓,一年的辛苦,也就是十幾兩銀子,何曾見過這么多的錢,只怕是都可以蓋一間房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