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內(nèi)閣首輔帶頭捐錢,其他人也是跟著幾千幾百兩地開始出言捐贈。 朱由檢聽他們說完,對一邊的王承恩說道:“都記好了嗎?“ 王承恩聞言當(dāng)即回道:“都記好了,算上魏太監(jiān)的一萬兩,一共是三萬三千四百五十兩。” “好,大家果然都是大明的忠臣,這些錢朕會把它們用在賑濟災(zāi)民上。 但是,京營駐地的建造,還是需要賒欠。可如今大明用錢的地方很多,朕也不能保證后年就有錢可以還債。 這樣,朕把皇莊作為抵押,如果國庫到時候換不上,就用皇莊的土地來償還。如此,廖會長,你可滿意?”朱由檢笑著問道。 廖子棟此時感覺腦子還是嗡嗡的,雖然昨天晚上他已經(jīng)在煌夏建筑商會董事長蕭升的陪同下,和朱由檢見過一面,商談過了今天這件事的細節(jié)。 但此時面對這些一品大員,滿朝文武,不過是一介秀才的他還是感覺有些不真實。 好不容易回過神,看著皇位之上那不怒自威的皇帝陛下,很難把他和昨晚與董事長稱兄道弟的那個小年輕當(dāng)作一個人。 “滿意,陛下圣明!”廖子棟趕緊說道。 于是這件事就這樣成為了定局。 皇帝欠債的事情很快被傳播了出去,這件事的確是有損朝廷的威嚴(yán)的,但是當(dāng)聽說皇帝是想用國庫的銀子去賑濟災(zāi)民,不得以才向商人賒欠,甚至最后還拿出自己的土地做抵押的時候,輿論的風(fēng)向就自然而然地轉(zhuǎn)變了。 大家都開始說皇帝圣明。 而在同時,廖子棟這個讓皇帝欠他八十萬兩的男人也就跟著被京城所有人熟知。 沒過幾天,在京城最大的酒樓之中,廖子棟舉辦了一個聚會,邀請了京城里有名的各行各業(yè)的大商人,齊聚一堂。 眾人圍坐在一塊巨大的綢布蓋著的方形東西周邊,想要看,卻被四周看守的守衛(wèi)攔住,于是只能等待主人家出來。 平時的廖子棟都是穿著一身簡便的深色衣服,以方便他進行使用一些工具,進出工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