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人分別,魏良卿給蕭升留下了三百兩銀子,說是買那寶鏡的錢。 三百兩銀子相當于三十萬文銅錢,著實不少了。 蕭升給那種全身鏡的定價,也就是五百兩銀子一面而已。 這種人臉大小的圓鏡,他打算的定價只是五十兩而已。 這對蕭升來說已經是暴利了,就算是只拿白銀去賣,一面圓鏡所獲白銀也可以換取到四千五。 而一面圓鏡的進價只有八塊,這利潤可是足足的五百六十倍! 更何況,蕭升可不會直接拿白銀換錢,而是要把白銀變成黃金寶石或者人參藥材這種東西,這一來一回,那就是上千倍甚至上萬倍的利潤。 這是一個足以讓資本家饞的口水直流的數字。 一百多兩就可以買下一套不錯的四合院,蕭升先去買下了一個店鋪。 店鋪原主人的東家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店鋪被官府發賣,很便宜,八十兩銀子就拿下來。 鋪子辦下來沒多久,魏良卿就找了過來。 “叔父要五成利。“ 魏良卿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走之前他說得好好的,保證幫蕭升把事情辦下來。 結果卻是還要讓出如此大的利潤。 其實他已經努力過了,因為魏忠賢一開始想要七成。 太監都愛財,沒辦法,想其它的也不可能。 對這一點蕭升自然也是考慮過的,這沒有什么,反正最后魏忠賢吃下多少,朱由檢都會拿回來的。 而且,這純利潤多大,當然是由他自己來說。 當然,表面上還是要一副很為難的樣子,最后嘆口氣說道:“好吧,只要允許我們在大明售賣就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