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她自認還是個通情理的婆婆,那女人哪怕是被兒子買回來的,對她也算是極好了。 自打到她家后,她從沒強行要她做活兒。 憐惜她男人不在家,家里的重活兒都安排給另外幾人,她就只負責在家看看孩子,做個飯。 可就是這樣的活計,那婆娘還是做不好,只知道涂脂抹粉,自己倒是收拾的光鮮,幾個孩子卻跟叫花子一樣……飯做的差勁,孩子們沒帶好。幾個妯娌暗地里哪個不說她偏心。 這個家她管了那么久,也就是在老二媳婦這里會被人說嘴,其它時候,她哪件事情不是公公道道。 誰也沒想到,打從生下四丫兒后,那女人卻當著人去投河……如今村里人一說老二克妻。二說她這當婆婆的沒善待人,三說她陳家對媳婦子們不好。 就因著這,老太太心里一直憋著火,就想趕緊替老二找個省心的媳婦子,也好堵村人嘴巴,更讓幾個孩子有個照料。 想到這,老太太轉身趕緊去做飯。 才放下碗,三阿婆就騎著毛驢兒來了。 看她還在忙活,倆人就湊一塊兒說起話來。說的無非就是家長里短,這村里面的大小事兒。 三阿婆因是個媒婆兒,對村里村外的事兒都了解的很。這不說著說著,便也說到了東邊岔路口的曾家。 “要說這曾家啊,這些年也被那四姑娘給帶累的,我這媒婆兒昨天還空跑了一趟。唉,你說好好的一妹子,咋親事這般不順遂呢。明明昨兒那后生力氣一大把,不少人家都愿意把姑娘給那人啊,她偏生不答應。好在曾家人也是講情的,還給了我跑腿費,才沒讓我老婆子白跑一趟。” 提到曾家的四姑娘,徐春花頗有印象。 “要我說吧,這四姑娘當年就是識人不清,錯把那瑤瑤兒當成了好姐妹。要不也不至于落得今天這般下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