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錯沒錯。” “+10086” 楚塵看到他們這么說,終于是放下心來,會心一笑。 “好,到時候一定直播。” 隨后,楚塵便繼續開始講解有關于兵馬俑的拼湊知識。 “由于每個匠人的手藝側重點不同,甚至在制作每個兵馬俑的時候手上的力度不同。” “所以,幾乎每個兵馬俑的紋理和走向都是不同的。” “這一點,可以成為我們拼湊兵馬俑的依據。” “像是之前說過的情況,如果真的不小心拼湊錯了,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找出錯誤的地方。” 楚塵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幾塊碎片。 “我挑選了不同部位的幾塊碎片,這當中,有出自于同一個兵馬俑身上的,自然,也有不是的。” “接下來,我會給各位細細講解。” “首先,在我手中的這塊,根據花紋圖案,可以確定是兵馬俑的胸甲部位。” “其次,我們來看它的紋理走向。” “這塊碎片,紋理走向完整,并沒有任何斷斷續續的地方,可見是一個老手制作而成。” “除此之外,我們看到,這個兵馬俑的的質地細膩,在胚胎的制作上也是極其用心的。” 說完,楚塵就拿起了另外一塊。 “這塊也是胸甲的部分,但是在目鏡下,質地有這很大的不同。” “這塊胸甲的質地能夠看到清晰的顆粒感。” “這是在制作的過程中陶泥的拉胚過程沒有做好的原因。” “除此之外,相較于上一塊完整的紋理,這一塊的紋理雜亂,明顯是匠人的經驗不足。” 當然,這只是一種最基礎的判斷手法。 最難的判斷手法,楚塵還沒有講到。 “我們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判斷不同的碎片,是否出自同一個兵馬俑。” 但是這還不夠。 就算是同一個兵馬俑,也需要知道他們的具體位置,才能夠讓這塊碎片回到他原本的位置上。 于是,緊接著,楚塵又拿出了另外一個碎片。 “這塊碎片的形狀,和第一塊碎片的形狀相似,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讓這個碎片找到它真正應該待著的位置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