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拜托,大姐我又不是小孩子,放心吧。” 程臣無奈道。 等程臣走遠了,王天笑暗暗吐槽一句: “小屁孩……” …… 在《倚天》劇組,雖然程臣的戲份全部殺青,但因為賴導的話,他每日留在劇組就是閑逛。 說是閑逛但大部分的時間他還是跟著賴導走,這也是賴水青刻意為之的結果。 他想通過這段時間讓程臣觀摩那些老戲骨的表演,好好的磨煉一下他的演技。 畢竟程臣也給他當了那么久的翻譯,帶他一下也是順手為之。 名導愿意帶人,這是多少演員求之不來的機緣,程臣當然也沒有辜負賴導的栽培。 時不時的會講一些從后世看到的拍攝手法供賴導參考。 畢竟現在是2002年,很多拍攝手法在程臣看來都很老套。 畢竟從1895年的《火車到站》到如今,電影已經誕生了一百多年,這一邊多年中無數前輩發明和更新了許多拍攝手法。 從最初的單機長鏡頭到蒙太奇的運用,從實景拍攝特技到摳圖建模特效的誕生。 影視這個行業是在不斷的進化和優化的。 賴導不像別的導演喜歡搞一言堂、剛愎自用,畢竟這位出身于港省無線電視臺。 從演員訓練班畢業開始,跑龍套,劇務、助導、導演、監制全都做過。 他也是第一批來內地拍片開拓市場的港省導演之一。 所以他有著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并未因程臣是名演員而否定他關于拍攝的想法。 相反,他很認真的聽取程臣的想法,并且去思考那些千奇百怪想法的可實施性。 由于片場時間緊,他經常在收工的時候跟程臣一起研究機位、鏡頭、場面調度等影視話題。 “厲害啊程仔,你做演員真是屈才了,有沒有興趣來當現場副導演?” 副導演這個名頭聽著挺唬人的,但其實不過是導演的助手。 視劇組工作的繁簡,一個攝制組可有幾個或者十幾個副導演。 比如《倚天》的現場副導演就足足有二十四位之多。 大部分的副導演就是拿個喇叭,在進場前監督群眾演員的化妝、服裝、道具及時到位。 到現場后,及時安排群眾進入場地,走場,排練,讓導演檢驗,調整。 然后跟群眾演員講戲,人多聽不清的時候,還要用動作作為指示。 所以,副導演聽起來唬人,但往往是干最多的活,最苦逼的那一個。 本來程臣聽著還挺心動的,畢竟他腦海中有許多優質的電影電視劇想要拍出來。 此時多接觸一點劇組的工作對以后翻拍電影電視劇有很大的幫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