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太行越說越沒有底氣。 誰都知道看病需要患者親自到場,哪有患者家屬代替過來的? 西醫或許可以,只需要有具體病情便可以開藥。 但是中醫不行,哪怕你說是膽囊炎,你是腸炎,腎炎,也沒辦法給你開藥。 中醫看病靠的是證候,而不是具體的病。 同樣的腎炎,都有好幾種不同的證候。 證候不同開藥自然也不同。 王太行這樣的求診者,無疑是來‘砸場子’的人。 當然王太行可不是故意的,但他無意之間的確給江飛增加了難度。 趙承業坐在旁邊長條椅上,聽到這里,也是微微一怔,然后忍不住開口道:“這位兄弟,中醫必須讓患者親自過來,才能看病。” “只有你媽媽過來,才能看診。” 他把情況說清楚,以免王太行誤會江飛不給看病。 有些時候醫院也很難,患者不理解,患者家屬鬧事,連帶著醫生大夫都跟著倒霉,護士跟著受苦。 但這種事情其實和患者也沒關系,和患者家屬也沒關系,只能說是醫患之間的不信任產生。 至于為什么不信任,就是因為醫生的能力或者風評不好,不被患者信任。 另外也是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的蠻不講理,而且愚昧無知。 只有這兩點,才會導致醫患關系緊張。 但趙承業想的醫患關系緊張,只是這個時代,七十年代末。 他根本不知道四十年后的醫患關系,達到了什么程度,那可是人命官司無數,鮮血流淌無數。 江飛見趙院長為他解釋,他心里很感謝。 但既然患者家屬有所求,前來問診。 自己作為中醫,作為大夫,就要盡可能滿足。 誰說患者不在場,就不能看病了? 誰說沒有四診合參,就不能看病了? 這是對中醫的誤解。 沒錯,中醫的確靠患者親自過來,摸脈,然后四診合參,最后辨證開藥。 可遇到極端情況,中醫同樣有所應對之法。 這都是數千年來,無數歷代名醫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方法。 “沒關系,你先說說,你媽媽的病情。” 江飛笑著看向王太行開口問道。 可他這一問,趙承業傻眼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