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感悟變化-《聊齋狐婿》
第(2/3)頁
內視身學, 見此前積攢的三千文光消耗一空,只剩一盞文燈明亮心竅。
那些文光全部浸入身性, 如水澆筑田地,而非從身體中消失。
現在他根性得文光水潤,以后便能自然生長,而且根源可以儲水了,積攢文光不再受限制。
劉彥之所三千文光合根性,是因為三千文光是明經的瓶頸。
達到三千之數心竅就飽和了,即是‘明經圓滿’。
所以需要正心明德,以三千文光浸潤身性,使身性產生俱備【德】,有德有容,有容乃大。
今后,他可心竅只存一盞明燈。
明悟道理所得文光可儲于身性之中,把根性作為蓄水之地,亦能借著文光不斷的溫養德性,明明德。
“翻山見通途,道路寬闊了。”
睜開眼眸,劉彥一語抒發。
他起身推開書房門,背手而立,門前望天。
眼眸與日相映,身氣與風交匯,上下與自然融合,給人予正和靜的感受。
南房眾女止住話音,眾眸透過門窗聚于此君身上。
三郡主神目如洗,刷去神靈中劉世才舊貌,換成當下所見新貌。
與妹道:“他神氣德行俱新,必是通達所致,此時觀君子頂天立地,乃正心之故。”
七郡主道:“我看不止于此,他身上氣蘊藏仁和,他身形顯現中正……”
“我猜是其魂風骨之形,合入了身骨。其身性仁義,合入了正心。”
“其正心有仁義,乃真正明德。”
“儒家三達德【智仁勇】,他已得其一。”
兩位郡主細聲談話。
李憐云、阿九一字不漏的聽過在耳中,各擁欣喜看著郎君、公子。
那邊劉郎感應眸光,引歸神思,轉顧相視。
其目視如同清水,眾女皆感舒適。
憐云起身迎出去,笑顏相接:“夫君今日更上一層樓,妾身恭喜夫君。”
劉彥把手托住娘子,笑道:“路漫漫其修遠兮,跨過這座山,更見前路長。日后還要篤志前行。”
“不過,今日通達,確實快哉!”
聽君子暢快之言,眾女各是好神采。
劉彥請她們入書房敘話,問四位郡主來意。
七郡主道:“爹爹多為你想,今日讓我們過來問你幾個問題,想助你自解而悟,不想你自悟明德了。”
“可惜爹爹失了人情!”
劉彥聞言笑道:“人來即是情義,何故言失?不知師兄要考我什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雷州市|
上蔡县|
万宁市|
常州市|
宜州市|
景东|
台州市|
日土县|
阜城县|
楚雄市|
巴彦县|
威远县|
称多县|
治多县|
青海省|
肥西县|
临海市|
龙江县|
呼图壁县|
金湖县|
海兴县|
永清县|
中超|
波密县|
五家渠市|
盐山县|
贞丰县|
凤凰县|
崇明县|
温泉县|
新野县|
托克托县|
大关县|
南陵县|
通海县|
伊川县|
轮台县|
南乐县|
海晏县|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