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47章 見龍吟賦-《聊齋狐婿》


    第(3/3)頁

    賦文之意,隨音傳至人心、神靈,使人神以聽為見。

    《樂經》中所言‘樂象希音’,奇妙就在于此。

    此音承載儒家之學,亦如無形的紙墨,鬼神能見音律之中泛文字明光,真學賦意。

    一篇三百字大賦讀完,劉彥心靈五音留存,悅他心神、魂靈。

    他能體會到全身竅穴似星辰閃動,能感受內在天地與五音共鳴。

    他閉目聽音,直至五音如星熄,方才睜開明目。

    見其滿眼欣喜在內,荀舫主亦得喜悅傳遞入心,明白劉郎此番通了樂律,乃真正的‘喜樂之情’。

    彼時,一聲龍吟震江潮!

    見虛空,三郎許凌煙化龍降首,與劉奉義人面相抵近。

    “先生大賦祭江,我當口銜相接。”

    劉彥聽龍吟,笑顏把賦文揚起送出。

    背手看三郎送賦文至君家面前,化為人形,呈交君父。

    君家得賦文見喜悅,讓三郎前去答謝,攜帶朝臣、靈官還了江府。

    這一幕在百姓眼中卻不一樣。

    他們只看到劉奉義揚起賦文后,一股江風帶著文章飛入靈煙江霧內,收落江中消失。

    即便如此,已讓兩岸三千老少驚奇贊嘆:“奉義君子,果能通神!”

    船上,劉彥邀請三郎入席敘話,笑說:“三郎今日顯龍身,使我知龍之物,我當把酒相敬。”

    許三郎入座笑顏道:“與先生結交,真是一樁快事。不知小生之龍身,與先生心目中的龍,是否相似?”

    此句問的甚妙。

    司徒心學講《君心化龍》,其意不在與變成龍,而指靈明上玄,達內在如龍之境,使心性變化無方,乃形而上學。

    三郎也并非問‘形象是否相似’,而是請教‘君子如龍’的本質。

    楊萬山見此題開的甚妙,加入歡談之中。

    荀舫主牽手李憐云旁聽,見劉郎身上浩然氣沒收起,且正在自然的滋長,如青山發嵐煙之氣。

    其君身道義,于氣中可見,似龍隱在山氣之中。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