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7章 沸河熬煉-《聊齋狐婿》


    第(2/3)頁

    但神明之身容不下儒教學問,便造一文缸,把所修學問詩詞投入其中,久而久之便得一缸青山釀。

    此釀正好比真學所釀文光,酒氣即是文氣。

    當日勸他多飲,是欲借酒氣助其護身。

    之所以沒有當面說明,乃怕劉彥心生顧慮而怯退。

    不料劉世才思得妙法盛裝酒氣,化作自家所用。

    從臨安來這一路,相君已然暗定劉彥為恩師繼學弟子,言談話語拿他當自家師弟。

    兩人暗語交談,跟隨春燕、翠鶯兩位娘子進入巨大山門。

    看到前面一條橫河洶涌奔騰,河水沸氣直撲面門、吹在魂身,猶如點點火星灼燙肌膚。

    全身灼燙之感,密集似萬千螞蟻叮咬,連二姐都覺神魂發麻。

    春燕察言觀色,笑問:“公子可還吃得住?”

    “此河水出自桃止山沸泉,勝比地府油鍋。”

    “鬼神下去也要脫層皮,凡人一入,萬念俱消,就只剩疼了。”

    “你若吃不消,大可喊叫,那時我撈你上來。”

    “切記不要硬撐,否則燙久了就會散魂,因此丟了性命。”

    “多謝指教。”

    劉彥禮謝后,闊步走到河邊,伸手試了試水溫。

    一股酥麻由手傳遞全身全神,而后就是綿延不絕的灼痛席卷心神,雜念被痛苦沖刷的干干凈凈。

    “她所言不虛……”

    “不過,我來也是為了熬煉心志。”

    “經得起大痛苦,才養得大毅力!”

    他一念思量,隨之走入河中,沸熱頃刻浸透周身,灼燙之感猶如把魂兒點燃。

    劉彥走幾步便被沸河淹沒,消失在騰騰熱氣之中。

    岸上二姐憂心忡忡,漂浮入空,雙目運玄光窺視河水。

    見漆黑清透的河中有光影浮動,一點點朝著對岸而去。

    相君也隨春燕、翠鶯二女飄于上方,視察沉入河底的劉世才。

    谷痄

    水下,劉彥越走越深,越走越慢,越走越沉,魂身好似背負大山!

    此山,名曰【苦厄】。

    苦厄加身之下,前方似重重阻礙迎面而來,身后如有萬千只手抓扯,生魂處于極大煎熬之中,甚至有絕望棄生之想!

    此刻,他可以請出六卷詩氣裹身,卻并沒有這么做。

    因為他從前方阻礙中,看見自己被刀斧加身、鋼鉤穿琵琶,鞭打錘鑿之景。

    而身后則是家遭突變,親人別離,被人陷害,家眷受辱……

    種種幻境使人撕心裂肺,化作真實苦厄施加他魂身之上!

    人世間眾多苦楚,猶如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劍貫穿心神……

    這等大苦難,如何去防?千手千眼,三頭六臂亦不能防。

    身處大苦海,唯有熬煉心性,方能自渡超我!

    熬,心志如鐵,明智堅定。

    煉,本性歸真,白發赤心。

    世間儒釋道修真,皆追求本性純真,吃透紅塵諸般苦厄而不改心志,是為‘道心佛印’。

    他曾聽慧靜說,佛家禪宗認為人之本性即是佛心,人生來即是佛子。

    若使心性回本來,在心靈之中烙下印契,便是‘佛心印’。

    秉持‘佛印’,可身浮苦海之上,一步步行至彼岸,修得菩提正果。

    菩提者,有聰慧光,明心見性。

    照見自性光明,持光明便有大無畏,一切孽障不可阻攔。

    “是了。”

    “儒家不也是如此?”

    劉彥不知何時涌出念頭,腳下停步,心道:“萬山與我講‘六等九品’儒術境地。”

    “儒家【明經】入學之后便是【正心】。”

    “正心,即心性歸向正道,此道乃文燈所照之路,乃大學之道。”

    “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于德性之中見君心光明,使光明浸入本性之中。如佛家得‘佛心印’。”

    “因而,聰明正直者為君子,亦為神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乐昌市| 文登市| 阳西县| 昌宁县| 同江市| 瓦房店市| 博野县| 依安县| 灵台县| 饶河县| 岑溪市| 唐河县| 长岛县| 来凤县| 博湖县| 呼和浩特市| 门源| 双峰县| 民勤县| 永昌县| 鞍山市| 北安市| 株洲县| 繁昌县| 宝山区| 东台市| 鱼台县| 梁平县| 嘉荫县| 竹山县| 大安市| 札达县| 营山县| 巫山县| 建瓯市| 南陵县| 湘西| 定陶县| 红桥区| 南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