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羊吃人,那就吃韃子好了。 “田愛卿,要不這樣,朕把酒賣給你,一斤酒五斤羊毛,你幫朕把羊毛收過來如何? 朕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坑蒙拐騙都行,朕只要羊毛,這生意你覺得可以做嗎?” 正當田宏遇琢磨著怎么勸皇帝女婿,耳里卻傳來崇禎皇帝的變通方法。 田弘遇無語了,只是目光呆滯的看著皇帝女婿,這個皇帝,大概傻了,又在說這種不著邊際的話了。 一斤酒五斤羊毛,自己肯定包賺啊,而且賺大發了。 可皇帝女婿要賠死掉了,他能饒了自己? 要知道,自己這個女婿變得殘酷了。 “皇上,這個生意,真的會賠本啊! 毛料做的布依舊是毛乎乎的,根本就不如絲綢光鮮,甚至連棉布都不如。 這做出來的衣物,誰敢穿出來啊?豈不是被人笑死?” 田弘遇苦口婆心又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他明白告訴皇帝女婿,這毛料可不是絲綢,也不是棉布,做出來的衣物,不是很光鮮。 要是毛沒處理好,整個就是一個“毛人”,要想這種衣物成為老百姓都穿的衣物,這是不可能的。 至少,田弘遇覺得自己是在是難以想象。 這錢,他也不賺了,怕有命賺沒命花! “這生意你只管做,賺了算你的,虧了算朕的,朕絕不會為難你! 何況,朕說過,這事還和大明的國運聯系到一起,不光是生意那樣簡單。” 崇禎皇帝剛開始的計劃,還沒有這么系統,經過田宏遇這么一說,可以說和洪承疇的河套開發完美的結合起來了。 如今河套雖然自己大舉賑災、移民,可是,崇禎皇帝覺得還是不足。 關鍵問題就在漠西蒙古上。 河套屬于邊關,和蒙古部落已經無限接近。 所以,為了避免騷擾,為了拉攏漠西蒙古,崇禎皇帝選擇用互市的辦法,想努力達成一個短期的和平。 然后,再用金錢讓漠西蒙古為大明所用。 這個計劃的缺陷是,時間太長,用錢頗多。 現在,有了酒換羊毛的方案,無疑讓整個計劃完美了。 蒙古人的羊毛不值錢,大明卻愿意用美酒來對換,怎么樣,夠意思吧? 這樣,雙方就有一個長期合作的基礎了。 而且,紡織行業是能大量吸收勞動力就業的企業。 這樣一來,開發河套的移民,男人種田,女人紡織,且需要大量的人手,這盤棋,就活了。 在崇禎皇帝心中,從來都是把大明內部的問題,當作事關自己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來辦。 對百姓如此,對文臣亦是如此。 至于野豬皮,只不過是大明崛起中的一塊畔腳石罷了。 田弘遇一聽這個生意還和國運聯系到一起,瞬間對這個生意熱心起來。 給皇帝女婿做生意為的什么?不就是為女兒爭寵和自己往上爬嗎? 既然這生意和國運聯系到一起,那就說明這個生意在皇帝女婿心目中有分量。 在皇帝心中有分量,這不就是達到了爭寵的目的了嗎? 況且,這生意自己大有可圖啊! 皇帝女婿給自己一斤酒五斤羊毛,他要是不能換到二十斤,他田字就倒過來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