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陛下,貧道有一事要奏!”袁天罡微微躬身,做了個稽首。 李世民臉上帶著笑意,對著袁天罡微微點頭,和善的說道:“愛卿請說!” 自從上次地府之行后, 大唐帝國道宮的這兩位,就從原本的鳥不拉屎沒人理會狀態(tài),變成如今李世民面前的紅人。 出現(xiàn)這樣變化的原因,袁天罡心知肚明,原本便對于太初道主崇拜不已,現(xiàn)在更是多了幾分感激之情。 “貧道聽聞太初道主所講,聞那車遲之地,有一青云圣山,山上亦立下太初道庭,有包含世間萬物運轉(zhuǎn)的道經(jīng)萬卷,合計三百六十五部!” “貧道愿西行車遲,前往那青云圣山,求得真經(jīng)!”袁天罡神色無比的鄭重。 聽聞此話。 李世民心中一動。 前不久釋門便讓那玄奘,前去極西之地的靈山求取釋門的真經(jīng)。 通過了地府之事,讓李世民已經(jīng)知曉,西游之行乃是大勢,不是他這個沒有修為的人皇能夠阻攔。 那現(xiàn)在何不讓這袁天罡也前往那青云圣山,去求取道門的真經(jīng)呢? 否則的話,等那玄奘取經(jīng)歸來,恐怕這大唐帝國本就勢大的釋門,將會直接將道門一面倒的完全壓制。 正好可以讓袁天罡用道門的真經(jīng),來對抗釋門的真經(jīng),最好是讓其兩敗俱傷,然后他這個皇帝坐收漁翁! 心念于此。 李世民臉上的笑容更甚,當(dāng)下便對著袁天罡說道:“愛卿能有如此宏大之心,朕自然不會阻攔!” “之前朕賜下那玄奘通關(guān)文牒、白馬一匹,護(hù)衛(wèi)三人!” “今朝你也要去求取真經(jīng),一路西行亦是十萬八千里,除了通關(guān)文牒之外,朕再賜你金萬兩,兵甲三千,以保路途平安!” 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話音落下。 一眾大臣不由得嘴角抽動。 好家伙。 這就是區(qū)別嗎? 那釋門的玄奘要去極西之地取經(jīng),除了基礎(chǔ)的通關(guān)文牒之外,其余的差距也太大了。 那玄奘就給了一匹瘦弱的白馬,三個邊緣小兵。 而袁天罡則是萬兩金,更是還要派遣三千戴甲的士兵。 大殿之中。 袁天罡微微一怔,隨后連忙道謝。 “貧道多謝陛下厚愛。” “不過此去路途遙遠(yuǎn)亦有十萬八千里,人多倒還不方便,貧道從道宮帶一些人手即可。” 對于萬兩金,袁天罡并沒有推辭,畢竟一路上吃吃喝喝的少不了,他們道門又不講究什么必須受虐吃苦,該享受的還是要享受。 但關(guān)于三千戴甲士兵的事情便拒絕了,他們可知曉,出了大唐之后,到處都是神通廣大的妖怪,除非是以大國氣運橫推鎮(zhèn)壓,否則的話凡俗士兵在其面前,沒有太大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 這里的‘十萬八千里’,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十萬八千里地,而是一個泛義用詞。 就好比形容人很多的‘千千萬萬’這種詞語,并不是真正有千萬實數(shù),主要是形容人很多的意思。 李世民微微思索,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愛卿,朕聞青云圣山所在的車遲國,有一神物名為道薯,你記得將此物也求來。” 在地府的時候,李世民在輪回大殿的時候,發(fā)現(xiàn)車遲國居然極少出現(xiàn)惡魂,更是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餓死鬼之流。 聽聞此話。 大殿之中的一眾大臣都愣住了。 道薯? 這是個什么東西,怎么從來沒有聽聞過,難不成是獨特的道門寶貝不成,百官將目光看向了袁天罡。 此刻的袁天罡也有些疑惑。 因為身為道宮之主的他,亦是沒有聽說過這道薯,這陛下為何如此強(qiáng)調(diào),要將這道薯也給求來。 “陛下,這道薯是何物?”袁天罡不解的問道。 “這道薯..是好東西吶~” 李世民心中嘆服不已。 要說那太初道主對于治國的思想,許多地方他都不認(rèn)同,但唯獨對于這道薯,卻極為的羨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