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封賞的問題是一個很尖銳的問題。 因為李青現在已經是異姓藩王,就地位而言,已經沒有什么再能加封的了。 至于賞賜,又有什么可以賞賜的? 金銀珠寶還是綾羅綢緞?修行功法還是丹藥秘籍?這些對他而言都沒有用。 至于賜婚,李青又已經娶了長寧公主。 正因為封賞的問題困難,所以天符帝直接把這個問題給了李青,也是看李青會如何選。 他已經通過密報聽說了,離陽大帝曾公然招攬李青,還給出了極為豐厚的條件。 但李青直接拒絕了離陽大帝,還反過來嘲諷叱罵,最終罵的離國國運大減,離陽大帝吐血。 李青既然連這些東西都不要的話。 那他究竟想要什么? 殿內群臣的目光紛紛看向李青,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李青的回答,心中十分好奇。 “陛下。” 李青微微拱手,隨后抬頭望向天符帝,目光真摯地說道:“臣懇請陛下能夠改革學塾制度,在全國各個郡縣開設學堂、對六歲以上孩童免費授學。” “由朝廷進行出資,不論出身、不論家境,只要年紀達到,便可以進入學堂學習。” “目的不是讓這些孩童都成為讀書人,而是為了篩選優秀良才,同時開啟民智、提高識字率。” “如此,我大周的文風必將興旺,百姓民智開啟后,人才將會源源不斷。” “此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策。” 李青朝天符帝振聲說道,神色凜然。 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理想之一! 想要解決世家獨大、寒門子弟出頭難,那就得從根源入手,開啟民智!提高讀書率! 打破世家壟斷的現狀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以李青現在的威勢和影響力也做不到,但是他可以開啟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只要讓平民百姓的孩子得到教育,那么哪怕他們之中大部分人都不能考取功名,也沒有關系。 他們會越來越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接著會讓自己的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 李青這番話一出,頓時震驚全場! 大殿內的群臣,包括楊郢、司馬眕、孔嵬這些,都齊齊色變,就連天符帝也變了臉色! “其他事情朕都可以考慮,但此事不準!” 天符帝毫不猶豫地開口拒絕了李青,語氣斬釘截鐵,根本不留絲毫回轉的余地。 殿內群臣們沒有說話,但不少人看向李青的目光,已經少了敬意,而帶上了敵意和怒意。 朝堂上的群臣,絕大部分來自世家。 李青提出的制度改革是在挖世家的墻角! 假若李青現在不是鎮妖王,不是儒教教主,還只是一個區區御史、沒有鎮殺蠻族和拯救周國的功績的話,他們絕對會群起而攻之! 而李青,也正是因為帶著榮耀和功績而歸,才有底氣在這朝堂上公然提出這件事情。 但現在,依然被天符帝給拒絕了。 他并非不知道李青所提出的改革的良苦用心,但如今世家依然勢大,他也無法與世家對抗。 “陛下,可愿聽臣講一個故事?” 李青依然不打算放棄,堅持說道。 天符帝本來想堅決拒絕,但見到李青的神色后,稍作猶豫,便點頭道:“說吧。” 李青挽起袖袍、挺直腰身,開口了。 “臣曾聽聞,古有一神童,名方仲永,出生于耕種之家,仲永生五年,都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其父甚異焉,借旁近與之,仲永當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李青緩緩說著故事,眾人聽得入神。 天符帝更是驚異,問道:“竟有此等神童?五歲便能指物作詩立就,這般天賦,日后必不凡。” “但為何朕從未聽聞過方仲永之名,難道并非我周國之人么?” 五歲能夠指物做詩,已經堪稱天才。 但不光是天符帝,包括殿內群臣,都沒有一人聽說過方仲永的名聲。 “陛下且聽臣慢慢道來。” 李青笑了笑,繼續開口說道:“仲永之才令邑人甚奇,于是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如此不過四五年,仲永再作詩,便泯然眾人矣,不復年幼奇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