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青搖搖頭,轉(zhuǎn)身返回了臥房。 院子之中,梅花樹隨風搖曳,朵朵花瓣隨風飛舞、扶搖直上云霄。 …… …… 三日時間轉(zhuǎn)瞬即逝。 李青一早在家中用過了早飯后,便帶著敖雪一起前往盛京的圣院,準備賜予文位之事。 圣院之中,還留在盛京里的十多位大儒,以及司馬眕、孔嵬、司馬鏡、王林甫四人,都已經(jīng)到了。 除此之外,還有數(shù)千名聚集在圣院中、尚未被賜予文位的讀書人,全部都是有功名在身之輩。 此時全都聚集在圣院那三尊圣像前的廣場上。 現(xiàn)在李青還未到來,所有讀書人都在相互討論,而他們討論的話題自然是今日的賜予文位之事。 “終于能夠擁有文位了!” “有了文位之后,我定要趕赴前線戰(zhàn)場抗擊離陽、保家衛(wèi)國!” “沒錯,離陽國狼子野心,欲侵我大周,我們已經(jīng)錯過了上次蠻族的戰(zhàn)事,現(xiàn)在怎能再落后?” “不枉費教主為我等讀書人開辟詩庫,讓我們也能有用武之地,而不是只能口上報國。” “若是能有浩然氣,當真是再好不過。” “前幾日教主寫下上百篇傳世佳作,這幾天來我在家一直閱覽,真是每一首都讓人拍案叫絕!” “你們最喜歡哪一首?” “我覺得將進酒最具仙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當真是磅礴!” “不敢茍同,私以為俠客行最佳,仗劍俠義,這就是我的理想啊!” “我倒是最喜歡明月幾時有。” “啊?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沒有人喜歡青玉案吧?” “一群膚淺之輩!登滄瀾臺歌才是蒼茫大氣!” …… 一開始眾人還在討論文位之事,但慢慢的就變成了爭論那日李青所做的詩詞哪首最佳了。 而這一幕也被一眾大儒看在眼里。 “圣院清凈之地,圣人雕像之前,吵吵鬧鬧成何體統(tǒng)!” 司馬眕皺眉冷哼,想要開口呵斥。 但卻被王林甫阻攔了下來,笑道:“爭論詩詞文章而已,是雅事,無妨、無妨的。” “話說回來,你們讀了教主的詩作沒有?” 相比于鎮(zhèn)妖王的名號,王林甫這些讀書人還是更喜歡稱呼李青為教主。 孔嵬感慨道:“自然是讀了,首首絕佳,讓人驚嘆;教主之才著實令我等人汗顏。” “那些詩作隨便拿出一首,便是傳世佳作。”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首詩令人回味無窮啊。” “不知教主小小年紀,怎有這般心境。” 對于他這種老人來說這樣的詩作更能引起共鳴,而他疑惑的也是這點,李青年紀不大,怎么有這樣的心境。 在眾人討論之際,有兩道身影出現(xiàn)在圣院門口。 一身樸素長袍的李青牽著敖雪走入了圣院。 “教主!是教主!教主來了!” 隨著一道驚呼聲響起,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頓時看了過去,隨后便是無比激動! “拜見教主!” 不知是誰帶的頭,對李青鞠躬作揖。 隨后所有文人們紛紛效仿,接連朝李青長揖到地,整個廣場都沒有直著腰的人。 而所有人行禮的對象便是李青! “老師,他們拜你做什么呀,他們怕你嗎?” 敖雪扯了扯李青衣袖,小聲地開口問道。 她在業(yè)海還有龍宮的時候也看見有很多龍或者其他什么生物拜見龍皇爺爺,但……和眼前的感覺不一樣。 那些龍拜龍皇爺爺是因為敬畏。 而眼前這些人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 “以后你就懂了。” 李青笑了笑,并沒有跟敖雪解釋,然后牽著她前往那三座雕像所在,也就是孔嵬等人在的地方。 他途徑之處眾多讀書人紛紛讓出道路,用無比崇敬還有熱切的眼光看著李青,敬若神明。 李青對孔嵬等人點了點頭,隨后轉(zhuǎn)身看向身后。 第(2/3)頁